青山入官府,偃蹇高人风。
群揖此堂上,终朝云气中。
左招到诗板,右揽著书丛。
落落一峰傲,高寒森玉葱。
青山入官府,偃蹇高人风。
群揖此堂上,终朝云气中。
左招到诗板,右揽著书丛。
落落一峰傲,高寒森玉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画面,通过“青山”、“官府”、“高人风”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氛围。诗人以“偃蹇”形容青山的姿态,既展现了山势的峻峭,也暗含着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在这样的环境中,“群揖此堂上”,仿佛所有的人都被这股高雅之气所吸引,置身于“终朝云气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左招到诗板,右揽著书丛”则进一步展示了场景中的文化气息,无论是诗板还是书丛,都暗示了这里不仅是自然的避世之所,也是文人墨客交流思想、创作诗文的地方。而“落落一峰傲,高寒森玉葱”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座独立挺拔的山峰,它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更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如同“玉葱”般晶莹剔透,令人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墙下春渠入禁沟,渠冰初破满渠浮。
凤池近日长先暖,流到池时更不流。
画舸悠悠荻塘路,真僧与我相随去。
寒花似菊不知名,霜叶如枫是何树。
倦客经秋夜共归,情多语尽明相顾。
遥城候骑来仍少,傍岭哀猿发无数。
心闲清净得禅寂,兴逸纵横问章句。
虫声切切草间悲,萤影纷纷月前度。
撩乱云峰好赋诗,婵娟水月堪为喻。
与君出处本不同,从此还依旧山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