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激箭险,谁言航苇游。
坚冰驰马渡,伏浪卷沙流。
树落新摧岸,湍惊忽改洲。
凿龙时退鲤,涨潦不分牛。
万里通槎汉,千帆下漕舟。
怨歌今罢筑,故道失难求。
滩急风逾响,川寒雾不收。
讵能穷禹迹,空欲问张侯。
河水激箭险,谁言航苇游。
坚冰驰马渡,伏浪卷沙流。
树落新摧岸,湍惊忽改洲。
凿龙时退鲤,涨潦不分牛。
万里通槎汉,千帆下漕舟。
怨歌今罢筑,故道失难求。
滩急风逾响,川寒雾不收。
讵能穷禹迹,空欲问张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黄河八韵寄呈圣俞》,描绘了黄河水流的壮丽与险峻。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黄河激流如箭,航行于苇丛中的艰险,以及坚冰之上驰马过河、伏浪卷起沙流的壮观景象。他还描述了洪水冲刷河岸,树木被摧,河流改道,以及捕鱼者在涨水时的困顿。
诗中“万里通槎汉”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天河,形容黄河的广阔和深远;“千帆下漕舟”则展示了繁忙的水上运输。然而,黄河的变迁也让人们感叹,曾经的航道如今难以寻觅,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滩急风逾响,川寒雾不收”描绘出黄河两岸的自然环境,而“讵能穷禹迹,空欲问张侯”则寓含了对古人治水功绩的追思,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人无法再追寻古人足迹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黄河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