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视草郎,结佩有琼芳。
下直开文苑,高阳得酒狂。
庭槐风转细,林竹露添凉。
爱此萧闲夜,那知玉漏长。
西京视草郎,结佩有琼芳。
下直开文苑,高阳得酒狂。
庭槐风转细,林竹露添凉。
爱此萧闲夜,那知玉漏长。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在许舍人稚干馆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雅士的悠闲生活与情感世界。
首联“西京视草郎,结佩有琼芳”,以“西京视草郎”点出人物身份,暗示其为文职官员,佩带美玉,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文采飞扬的形象。“结佩有琼芳”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物的优雅与才华。
颔联“下直开文苑,高阳得酒狂”,描述了聚会的情景。诗人利用“下直”这一细节,巧妙地将时间背景置于官场之余暇,而“开文苑”则形象地表现了文人们聚集一堂,畅谈文学艺术的场景。同时,“高阳得酒狂”借用典故,既体现了聚会中饮酒作乐的氛围,也暗含了文人放浪形骸、追求精神自由的一面。
颈联“庭槐风转细,林竹露添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凉的氛围。风轻拂过庭院中的槐树,带来细微的凉意;露珠滴落在竹叶上,增添了几分清新的气息。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衬托出了聚会中人物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尾联“爱此萧闲夜,那知玉漏长”,表达了对这个夜晚的喜爱之情。在诗人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夜晚,而是充满了诗意与友情的美好时光。尽管时间漫长,但在这份萧闲与宁静中,时间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只有享受此刻的欢聚与心灵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在夏夜聚会时的悠闲生活与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热爱。
晓戍胧胧白,春流纳纳深。
生烟才著树,罢月稍依林。
野路趋斜岸,渔舠泊暗浔。
尚缘归国意,差足慰离襟。
远作分符守,犹为持橐官。
易漂非待煦,自栗不须寒。
发变他年素,心馀即日丹。
过门休肮脏,逢路定汍澜。
忌刻殊忠告,蘧施足面谩。
直缘蜚语入,正恨饮章难。
坠后仍加石,惊初更避丸。
谗箕元有舌,伪玉向无瘢。
任拔终倾藿,虽憎亦佩兰。
陇云平莽莽,林露夜团团。
且欲排孤愤,还应觅暂欢。
两岐行处帢,五盏食时盘。
地善人差逸,天高网寖宽。
恋轩嗟弃马,巢阁羡归鸾。
楚嶂横朝塞,淮波漱夕滩。
空将西望眼,随日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