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井山废寺四首·其一》
《宿井山废寺四首·其一》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一井深藏数百家,半宜榛栗半宜茶。

可怜兵后谁为主,唯有长松寄宿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深意的画面。诗人通过“一井深藏数百家”这一句,巧妙地将一个隐秘的水井与周围数百户人家联系起来,既展现了井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接着,“半宜榛栗半宜茶”一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说明这口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饮用水,还滋养了周围的榛子和茶叶,体现了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然而,诗的后两句“可怜兵后谁为主,唯有长松寄宿鸦”则转向了更为沉重的主题。在战乱之后,这口井及其周边环境变得荒芜,失去了原有的秩序与生机。诗人以“可怜”二字开篇,表达了对战乱破坏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对无人管理、荒废的景象表示了遗憾。最后,“唯有长松寄宿鸦”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战后环境的凄凉与孤独,长松虽坚挺,却只能成为乌鸦栖息之所,象征着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在人类灾难面前的无奈与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反映了战乱对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以及在动荡时期人们生活状态的变迁,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八月九日月夜泊舟凤凰桥

凤凰山下凤凰桥,与客移舟自海潮。

中半秋光明月小,参差山势碧波遥。

四时得意真行乐,一榻高眠慰久要。

为问向阳多少地,种梧栽竹老清朝。

(0)

琴泉

泠泠石上泉,衎衎松下琴。

泉流合琴奏,为君写清心。

天风岩际来,舞乱长松阴。

舍琴面流泉,风水有馀音。

悠然遂忘去,华月上青林。

(0)

钟山

五岳峥嵘卫紫微,万方臣妾仰光辉。

勾陈上直天皇座,少海中严帝子闱。

峰顶日华迎凤下,洞中云满待龙归。

终天王气都留此,花木常新鸟兽肥。

(0)

艳歌行

秦家有好女,婉娈字罗敷。

父怜母更惜,深闺谁敢谋。

十二初养发,十三渐知羞。

十四正垂髫,十五乃上头。

娇痴十八九,明媚擅风流。

于时嫁千乘,好合胶漆投。

夫妇两兼美,姿容万不侔。

耳珰明月珠,裙带黄金钩。

明眸剪秋水,秀色照秦楼。

飞鸟见之堕,潜鱼见之浮。

病者见之起,去者见之留。

嗤嗤多往来,人人注罗敷。

矇夫不解睹,闻声亦随游。

使君驱马来,一见意油油。

踌蹰不能去,遣吏与之谋。

黄金我所饶,而能共载不。

罗敷前谢吏,使君请归休。

罗敷自有夫,堂堂千乘侯。

使君自有妇,焉用桑中求。

夫妇贵有别,与君风马牛。

知君非浪子,妾身岂倡流。

宁将身中刃,断我舌下喉。

传言谢使君,罗敷乃罗敷。

(0)

立秋

久困炎蒸苦,忻闻报早秋。

斗杓方右指,大火已西流。

班扇行当弃,南冠尚未投。

有怀如宋玉,搔首不胜愁。

(0)

南山十二咏集古·其七水南养

箨冠新带步池塘,二顷湖田一半荒。

忽到庞公栖隐处,柴门临水稻花香。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