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苗烈妇挽诗·其一》
《苗烈妇挽诗·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二八蛾眉女,将军掌上珍。

从戎来百粤,挟瑟自三秦。

箫史乘鸾日,罗敷采叶春。

桃花甘短命,一死殉良人。

(0)
鉴赏

这首挽诗《苗烈妇挽诗(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苗烈妇的女子,以其英勇与忠诚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爱情与牺牲时的高尚情操。

首句“二八蛾眉女”,以“二八”指女子正值青春年华,而“蛾眉”则形容其美貌,开篇即赞美了苗烈妇的美丽与年轻。接着,“将军掌上珍”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她被将军视为珍宝,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从戎来百粤,挟瑟自三秦”两句,通过地理名词的对比,展现了苗烈妇从遥远的地方来到将军身边,无论是她的勇气还是对音乐的热爱,都体现了她不平凡的性格和生活态度。

“箫史乘鸾日,罗敷采叶春”引用了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列仙传》和《陌上桑》,前者描述了箫史乘鸾飞升成仙的故事,后者讲述的是罗敷采叶为生的场景。这两句通过典故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同时也寓意着苗烈妇如同仙子般超凡脱俗,以及她生活的坚韧与独立。

最后,“桃花甘短命,一死殉良人”两句,以桃花比喻苗烈妇短暂却绚烂的生命,表达了她为了心爱之人不惜牺牲一切的深情。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苗烈妇的悲剧命运,也颂扬了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勇敢与决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苗烈妇生平事迹的简述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沉的敬仰与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宿昌平学舍奉和匏庵吴先生

谏议祠前满树风,夜深残烛对长空。

梦游数仞门墙外,人在五陵烟雾中。

多病可胜鸡肋苦,倦飞应与鸟心同。

饭馀检点今朝事,望水寻山亦是功。

(0)

寄王佥宪应韶

燕台云散自西东,清啸谁同虎谷风。

千里梦随明月到,几坛诗为故人空。

中原苦口思良药,江海垂纶有钓翁。

君马青青吾马白,驰驱何地定逢公。

(0)

喜晴

几日多风雨,新晴乍可怜。

青山当屋角,白鸟到花前。

扫榻袪尘梦,挥毫著短篇。

不须登汉阁,有思欲凌烟。

(0)

妾薄命

女家赵下襄阳曲,往来大河荡轻桨。

娇红腻白照清波,一曲高歌众惆怅。

去年花枝今又红,白日西没月生东。

颜色空随落花阵,恩情旋逐东南风。

当时容颜不自保,而今零落同秋草。

夜夜伤心泪暗垂,出门万里长安道。

(0)

夏日山中杂咏二首·其一

陇上新开百荔庄,交枝接叶覆茆堂。

青林结实殊稀少,应笑山人岁计荒。

(0)

九江分司二首·其一

石耳堆盘荐绿茸,白鱼紫笋亦时供。

日长分省无公事,坐对庐山双剑峰。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