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岑百尺高,下有溪流深。
高深日相激,合此无尽音。
危岑百尺高,下有溪流深。
高深日相激,合此无尽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险峻的山峰(危岑)直插云霄,高达百尺,山下则隐藏着一条深深的溪流。两者之间日复一日地相互冲击,仿佛产生了无尽的自然之声。诗人赵蕃以此景为灵感,联想到自己身处普宁寺钟楼下的斋堂,取名为“发深省斋”,并以此为题创作了这组诗。他借此环境激发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反省,体现了古代文人借景抒怀、寓理于物的写作风格。诗中的山水意象寓意深远,引导读者去探索内心的智慧与哲理。
古人重倾盖,那惜相知新。
去者日以隔,来者日以亲。
何意白首交,乃作行路人。
远迹爱丛莽,养痾越台滨。
曲肱阅尘鞅,于今得见君。
庭荫列嘉树,日夕谛玄文。
粗疏多谬误,所愿在率真。
四海皆兄弟,何必比与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