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高朴庵大令》
《别高朴庵大令》全文
清 / 王允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天涯相对话穷尘,杯酒离筵意较亲。

万里漂摇同是客,一生惆怅不因贫。

从教虾菜能无恙,也为虫沙久怆神。

明发思君向何处,白云洲渚渺无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友人在离别宴席上的深情对话,虽身处天涯,却心意相通,如同近在咫尺。诗人以“天涯相对话穷尘”开篇,巧妙地将空间的距离与心灵的贴近形成对比,展现出深厚的友情。接着,“杯酒离筵意较亲”一句,通过饮酒这一传统习俗,进一步强化了离别之际的深厚情感,即使在即将分别之时,这份情谊反而显得更加紧密。

“万里漂摇同是客,一生惆怅不因贫。”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远方旅人的共同感慨,无论身在何方,都只是过客,心中难免会有淡淡的忧伤,这忧伤并非源自贫穷,而是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无奈。诗人在这里将个人的情感提升到更广阔的层面,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体验。

“从教虾菜能无恙,也为虫沙久怆神。”这两句诗则转向对自然界的哀叹,无论是虾还是菜,都能安然无恙,而人类却常常遭受不幸,诗人借此表达对生命脆弱和命运多舛的感慨。同时,“也为虫沙久怆神”中的“虫沙”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消逝,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凉。

最后,“明发思君向何处,白云洲渚渺无人。”这两句诗将思绪引向未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清晨醒来时,诗人会想到远方的朋友,而此时朋友所在的地方,只有白云飘荡在洲渚之间,显得空旷无人。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孤独,完美地呼应了前文所表达的离别之痛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离别之作。

作者介绍

王允皙
朝代:清

王允皙(1867~1929年)诗人,字又点,号碧栖,福州市亭江镇人。著有《碧栖诗词》传世,卷首由陈宝琛(为宣统皇帝傅仪太傅)题解(1934年铅印本北大图书馆存)。1915年重修福州西湖,王允皙将郑孝柽(郑孝胥之弟)福州西湖开化寺佛堂题壁诗二诗重新楷书镌石,并附一短跋,嵌于开化寺方丈室户左,引得无数西湖游客的吟诵流连而不忍舍去,成为西湖一景观。此碑刻解放前后尚存,后来不知所踪。
猜你喜欢

永夜同李祈年分赋

巷无人话有砧声,野烧痕高过水明。

一日景从何处去,十年心到此中生。

流星落地池光动,蜡烛移窗树影行。

惆怅漫漫歌白石,牛衣双泪向谁倾。

(0)

汪鐏石席上出巩二诗吴门王楚臣见而和之巩自以为粤风吴人和而为吴风遂以吴风答之·其一

客梦纷纷碎似棋,两崖明月照空枝。

久藏社下终为鼠,暂处囊中亦是锥。

骨类虞翻难得媚,魂非倩女却能离。

清平乐府无人奏,只遣笳声特地悲。

(0)

偶吟三首·其二

早春江馆共深杯,一别江门不再来。

芳草定随行客绿,好花偏向隔墙开。

松潭积水寒鱼笱,麦陇微阳暖雉媒。

惟使寸心如蜡烛,思君谁肯便成灰。

(0)

秋日偶成

秋柳无丝欲罢吹,隔湖依旧见帘垂。

一堤月出独寻梦,千树叶飞谁写诗。

风射城墙惊断角,瀑临书案洗残棋。

不须更向桥头立,江蓼花红落满池。

(0)

赠渔父

踪迹年年寄水滨,绿蓑长作五湖人。

远村烟树天边路,断岸芦花画里身。

儿女閒情眠白浪,江山残梦笑红尘。

夕阳几度风波急,犹自从容理钓纶。

(0)

晓发罗溪

晓烟临水树层层,波影分明两片灯。

百战江山如昨日,独行踪迹似孤僧。

鸦惊落月翻衰叶,马怯寒风立断冰。

欲谢红尘就林壑,投閒曾有几人能。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