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江馆共深杯,一别江门不再来。
芳草定随行客绿,好花偏向隔墙开。
松潭积水寒鱼笱,麦陇微阳暖雉媒。
惟使寸心如蜡烛,思君谁肯便成灰。
早春江馆共深杯,一别江门不再来。
芳草定随行客绿,好花偏向隔墙开。
松潭积水寒鱼笱,麦陇微阳暖雉媒。
惟使寸心如蜡烛,思君谁肯便成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巩道的《偶吟三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独特感悟。首句“早春江馆共深杯”,以早春时节在江边的旅馆中与友人共饮美酒起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下来,“一别江门不再来”一句,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难以再相聚的感慨。
“芳草定随行客绿,好花偏向隔墙开”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花草赋予了情感,暗示着即使在分别之后,美好的事物依然在为离别的人保留着一份期待和美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牵挂。
“松潭积水寒鱼笱,麦陇微阳暖雉媒”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通过松树、潭水、鱼笱、麦田、阳光、雉鸡等元素,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以及在变化中寻找希望与温暖的主题。
最后,“惟使寸心如蜡烛,思君谁肯便成灰”两句,以“寸心如蜡烛”比喻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同燃烧的蜡烛,虽终将燃尽,但心中的思念不会消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昔君筑墩当近林,种桐十载期制琴。
今君筑墩向远壑,移石千山期得璞。
晨昏来往两墩间,功名富贵皆等闲。
有时哦诗石上坐,有时拂轸桐阴弹。
凤凰枝老秋萧索,却傍云根事耕凿。
琅玗个个拂云长,玉屑霏霏逐风落。
一溪流碧弯半璜,泉声琮琤鸣佩珰。
山含辉兮木含润,人言此地如昆冈。
琼枝奇树罗阶砌,夜深疑有白虹气。
蓝田餐法曾试无,北平种子应生未。
我家城西君城东,梯云石磴远相通。
别来茫茫隔烟海,置身远在群玉峰。
何时对子卢胡笑,把酒同烧磊磈胸。
叶落天始秋,一气自回薄。
郁蒸变凄厉,衰它独先觉。
行云翳白日,向夕风雨作。
所欣同一溉,流水百道落。
园葵遂会滋,可以供我酌。
白发西邻叟,相过慰漂泊。
贻我酒两鸱,对之中颇怍。
高歌尽君触,从人诮徐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