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心智杳难同,选胜开亭景莫穷。
高敞轩窗迎海月,预栽花木待春风。
静披典籍堪师古,醉拥笙歌不碍公。
满径苔纹疏雨后,入檐山色夕阳中。
偏宜下榻延徐孺,最称登门礼孔融。
事简岂妨频赏玩,况当为政有馀功。
使君心智杳难同,选胜开亭景莫穷。
高敞轩窗迎海月,预栽花木待春风。
静披典籍堪师古,醉拥笙歌不碍公。
满径苔纹疏雨后,入檐山色夕阳中。
偏宜下榻延徐孺,最称登门礼孔融。
事简岂妨频赏玩,况当为政有馀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员在海边新建一座东亭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首句“使君心智杳难同”表达了对领袖洞察秋毫、心思深不可测的赞叹,"选胜开亭景莫穷"则写出了官员精选佳境建造亭阁,以享受无尽的美好风光。
接下来的“高敞轩窗迎海月”、“预栽花木待春风”描绘了亭内外的布置,轩窗高大,可以尽收海上明月;而庭院中则提前种植了花木,以待来春的生机。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把握季节变化的智慧。
“静披典籍堪师古”、“醉拥笙歌不碍公”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亭中研读经典、品味雅乐,既沉浸于古人的智慧,又享受着音乐带来的醉意,而这种私人空间的享受并不会影响到公共职责。
“满径苔纹疏雨后”、“入檐山色夕阳中”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亭间小径在细雨之后长满了青苔,整个亭子被晚霞和山色的柔和光线所笼罩。
“偏宜下榻延徐孺”、“最称登门礼孔融”两句中,"偏宜"意味着尤其适合,"下榻延徐孺"可能是指亭中的雅座适合文人墨客的休憩;而"最称登门礼孔融"则表明这位太守在待客方面颇有名声,与古代以礼仪著称的孔融相比。
最后,“事简岂妨频赏玩”、“况当为政有馀功”则是诗人对自己职责与个人生活之间取得平衡的自信表达,尽管公务繁忙,但也能抽空享受这些美好,并且在治理国家时还有余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亭阁布置以及个人文化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作为官员如何在公务之余保持个人修养和艺术享受。
甲与吾同生,君子行一周。
少年各丰裕,岁晚怀百忧。
菜地古城下,我今手锄耰。
君当往海陵,绝江汎渔舟。
驾言彼就养,逝将老菟裘。
哀哉随阳雁,止为稻粱谋。
君看横江隼,万里凌高秋。
陈为台望族,不数谢与钱。
此以科甲贵,彼以婚姻连。
吾犹及乃祖,执鞭慕先贤。
乱后识严君,握手吾同年。
事功竟落落,世虑日日煎。
衣冠一不振,抱恨埋重泉。
君如丹凤雏,五采何翩翩。
久客沧江上,穷秋思浩然。
文运今再明,六甲一周天。
老我终白屋,看子收青毡。
浙水东西流,北风送南船。
赤城几日到,雁影夕阳边。
荆山石有玉,楚国无人知。
再献犹弗售,抱璞空自悲。
他日遇良工,乃始称其奇。
宝传数百载,邯郸又得之。
秦人请城易,赵氏以为疑。
不予宁负曲,予之恐见欺。
相如奉使往,持璧指瑕疵。
冲冠遽如许,睨柱欲何为。
衣褐已归赵,汤镬安足辞。
奇哉古若人,掩卷空嗟咨。
是非定百世,成败止一时。
天生此尤物,前后成祸基。
有美当韫椟,衒鬻诚非宜。
和氏不待价,刖足将尤谁。
人才国轻重,璧岂系安危。
相如真暴虎,虽死悔莫追。
二子有遗憾,仲尼真吾师。
泗滨一片石,不染自成缁。
上有华林字,疑是故物遗。
春官雅好古,传载烦文移。
主人不敢惜,持贡白玉墀。
埋光经几年,不与赏音期。
无意博连城,得失轻毫釐。
二事拟非伦,聊以资吾诗。
《泗滨石》【宋·陆文圭】荆山石有玉,楚国无人知。再献犹弗售,抱璞空自悲。他日遇良工,乃始称其奇。宝传数百载,邯郸又得之。秦人请城易,赵氏以为疑。不予宁负曲,予之恐见欺。相如奉使往,持璧指瑕疵。冲冠遽如许,睨柱欲何为。衣褐已归赵,汤镬安足辞。奇哉古若人,掩卷空嗟咨。是非定百世,成败止一时。天生此尤物,前后成祸基。有美当韫椟,衒鬻诚非宜。和氏不待价,刖足将尤谁。人才国轻重,璧岂系安危。相如真暴虎,虽死悔莫追。二子有遗憾,仲尼真吾师。泗滨一片石,不染自成缁。上有华林字,疑是故物遗。春官雅好古,传载烦文移。主人不敢惜,持贡白玉墀。埋光经几年,不与赏音期。无意博连城,得失轻毫釐。二事拟非伦,聊以资吾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2QY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