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重庆阃治十咏(其一)华明堂》。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作者对历史兴衰规律的深刻理解。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洞察历史变迁,认识到国家治理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披图际"指的是通过学习历史来了解时代变迁,而"枉驾"则是比喻失误和错误的行为。这里强调了对过去经验的反思,以避免重蹈覆辙。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评价的谨慎态度,认为不应该武断地对历史事件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因为历史的发展总是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如同汉朝的兴衰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古今治乱原因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修养和哲理思辨,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使命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