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栖无缓阻,悷思时为防。
漂漂中自合,遇物资所详。
幽姿终见迥,清晖亦与亢。
平蹙固异安,聊虑矜未央。
纷然赴柔节,属要更屡忘。
揽君意气盛,使我心志长。
正说示区理,植思去所妨。
静默有深态,神锋匪萧浪。
峥嵘散条纪,慷慨恣霸王。
与论天下事,历历为我伤。
斯入信龙蠖,良会多彷徨。
策奇及涤体,俯仰何洋洋。
读书兼射猎,不屑夷门傍。
惜此然诺心,十年不得扬。
逢君青冥器,往往无尽藏。
知己真难酬,中夜恒怏怏。
念此苕华发,严志同秋霜。
永栖无缓阻,悷思时为防。
漂漂中自合,遇物资所详。
幽姿终见迥,清晖亦与亢。
平蹙固异安,聊虑矜未央。
纷然赴柔节,属要更屡忘。
揽君意气盛,使我心志长。
正说示区理,植思去所妨。
静默有深态,神锋匪萧浪。
峥嵘散条纪,慷慨恣霸王。
与论天下事,历历为我伤。
斯入信龙蠖,良会多彷徨。
策奇及涤体,俯仰何洋洋。
读书兼射猎,不屑夷门傍。
惜此然诺心,十年不得扬。
逢君青冥器,往往无尽藏。
知己真难酬,中夜恒怏怏。
念此苕华发,严志同秋霜。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柳是所作,题为《赠宋尚木》。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和不凡志趣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永栖无缓阻,悷思时为防。"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独立自主的情怀。"永栖"指的是长久的居住或停留,而"无缓阻"则表示没有任何拦阻,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悷思时为防"则表明即便是在悠然自得中,也要有所警惕和准备。
接下来的"幽姿终见迥,清晖亦与亢。" 描述了一种内在美和光明的融合,这里的"幽姿"可能指的是宋尚木这位朋友的高洁品格,而"清晖"则象征着正义和纯净。
诗中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如"纷然赴柔节,属要更屡忘。" 这里"纷然"意味着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而"柔节"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温柔相待和情谊交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宋尚木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生命中那些美好而又难以长久的事物的珍惜之情。这种感觉在"逢君青冥器,往往无尽藏。" 这里得到了强调,"逢君"即是遇见朋友,而"青冥器"则象征着高洁和深远,这里的"往往无尽藏"意味着诗人希望这些美好能够永恒保存。
最后的"念此苕华发,严志同秋霜。" 则表达了对于这种难得的友谊和精神追求的铭记之情。这里的"苕华发"可能指的是宋尚木的高洁品格,而"严志同秋霜"则意味着诗人自己的决心和坚持如秋天的霜一样纯净而又坚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友谊和精神境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那些难以触及却又美好的追求,以及对于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渺渺烟波阔,南湖在帝城。
梅将春共早,人与境俱清。
笔墨探三昧,樽罍有四并。
未能乘兴去,遥望目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