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甘露瓮》
《甘露瓮》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污樽已寥阒,土鼓久不鸣。

大钧吹洪炉,厥器陶甄成。

厥器彼伊何,储彼天地精。

庶徵顺时若,至和妙匀凝。

醇醴结五色,晶液若琼英。

天既不爱道,人胡惜其情。

所以大圣君,笃恭天下平。

(0)
鉴赏

这首诗《甘露瓮》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通过描绘甘露瓮的制作过程与象征意义,展现了对自然之道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大圣君治国理念的赞颂。

首句“污樽已寥阒,土鼓久不鸣”以“污樽”和“土鼓”的沉寂,隐喻了过去时代的宁静与沉默,为下文的转折铺垫。接着,“大钧吹洪炉,厥器陶甄成”描绘了自然之力(大钧)在洪炉中熔炼,最终铸就了精美的器具(厥器),暗喻了自然界万物生成的过程。

“厥器彼伊何,储彼天地精”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器具蕴含着天地之精华,暗示了它们的神圣与珍贵。接下来,“庶徵顺时若,至和妙匀凝”表达了器具与自然和谐共存,顺应时节,达到极致的和谐状态。

“醇醴结五色,晶液若琼英”则将甘露瓮中的液体比作五彩斑斓的醇酒,清澈如玉,形象地描绘了其美好与珍贵。最后,“天既不爱道,人胡惜其情”提出天道无私,而人却往往吝啬情感,表达了对人性的反思。

“所以大圣君,笃恭天下平”总结全诗,赞美大圣君以深厚恭敬之心治理天下,达到了国家的安定和平。整首诗借物寓意,通过对甘露瓮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高阳台.吴倚云夫人《绿窗吟草》题词

莺媚能歌,花娇欲语,比肩人倚朱棂。

珊管轻拈,画眉螺子微青。

闲抛书卷闲停绣,赌尖钗、好句先成。

听分明,吟出红窗,总是双声。

玉箫凄咽秦楼凤,又天风吹送,鸾背飞琼。

留取香签,几多断稿零星。

扁舟曾泊梅花堰,吊诗魂、冷月三更。

剔寒檠、读罢遗编,梦落瑶京。

(0)

清平乐.茉莉

娉婷绝色。斜倚疏篱侧。玉蕊冰绡争忍折。

况照一轮明月。罗衣逗满清香。夜深独倚回廊。

不减江梅风韵,影儿袅娜横塘。

(0)

长相思.病中诉怀

思悬悬。望悬悬。人去天涯欲会难。音书更杳然。

愁恹恹。病恹恹。愁病支离葬玉颜。问君怜不怜。

(0)

采桑子

桃笙八尺清如水,寒到衾边。意软鬟偏。

一样釭花瘦可怜。近来侬也销魂惯,长夜如年。

只是无眠。心似香烧欲化烟。

(0)

烛影摇红.中秋夜同诸姊弟酌月于蠹窗,复步至读易楼,因成小词

秋色平分,恰天上良宵三五。

谁将明镜一轮圆,悬在空青处。幻出琼楼玉宇。

漾冰壶、萧萧老树。开樽花底,遏未封胡,群贤咸与。

□晚风轻,桂子飘香金粟雨。

起持卮酒嘱诸君,不醉卿何苦。忍负清光如许。

还共向、天街小步。归来庭院,河汉西斜,阶虫相语。

(0)

天仙子.十影三首·其一

晓镜当窗花照影。燕子飞来醉帘影。

凭高一望渺长空,孤鸿影。疏林影。

天外轻帆楼外影。自掬清流怜瘦影。

远黛遥山争翠影。平分一半与池塘,梧桐影。

芭蕉影。倒挂垂杨新月影。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