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悬悬。望悬悬。人去天涯欲会难。音书更杳然。
愁恹恹。病恹恹。愁病支离葬玉颜。问君怜不怜。
思悬悬。望悬悬。人去天涯欲会难。音书更杳然。
愁恹恹。病恹恹。愁病支离葬玉颜。问君怜不怜。
这首《长相思·病中诉怀》由清代女诗人蒋纫兰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病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
首句“思悬悬”,以“悬悬”二字形容思念之深,如同悬在半空,无法落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着“望悬悬”,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使目光所及之处,也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开,难以触及所思念之人。
“人去天涯欲会难”一句,点明了相思的对象远在天涯,相见之难,不仅空间上的遥远,更是心灵上的隔阂。后一句“音书更杳然”,强调了信息的断绝,连最基本的音信都无法传递,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沉重。
“愁恹恹,病恹恹”,诗人将愁绪与病态交织在一起,愁病交加,身体与心灵都处于极度的疲惫与痛苦之中。“愁病支离葬玉颜”,愁苦与疾病侵蚀着诗人的容颜,使她原本美好的外貌逐渐消逝,形象地展现了病痛与忧愁对生命的摧残。
最后,“问君怜不怜”,直抒胸臆,向远方的亲人发出恳求,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的痛苦与思念,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渴望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揭示了病中思念的复杂心理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眷恋与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公生阅己亥,逮今十有二。
公甫四龄时,头角已顿异。
屠维大渊献,于时岁方次。
念天生公心,畀出为国瑞。
安知国多难,飘萍感身世。
艰难道路间,将相名空寄。
当题词东山,已表殉忠志。
天倾不可拄,孔孟付仁义。
溯题词距今,六百廿一岁。
三豕又渡河,来公驻师地。
春水和平桥,读公碑上字。
东山拜公祠,红棉昼飞絮。
一朵莲花峰,海风吹欲坠。
落日望帝啼,血洒英雄泪。
宜振者人心,宜作者士气。
所愿藉公灵,斯道或不匮。
寿酒跻公堂,敬表希贤意。
此意良无穷,种树为之记。
桂蕴九天香,松郁千年翠。
夜望魁斗光,正照南离位。
《己亥五月二日东山大忠祠祝文信国公生日·其三》【清·丘逢甲】公生阅己亥,逮今十有二。公甫四龄时,头角已顿异。屠维大渊献,于时岁方次。念天生公心,畀出为国瑞。安知国多难,飘萍感身世。艰难道路间,将相名空寄。当题词东山,已表殉忠志。天倾不可拄,孔孟付仁义。溯题词距今,六百廿一岁。三豕又渡河,来公驻师地。春水和平桥,读公碑上字。东山拜公祠,红棉昼飞絮。一朵莲花峰,海风吹欲坠。落日望帝啼,血洒英雄泪。宜振者人心,宜作者士气。所愿藉公灵,斯道或不匮。寿酒跻公堂,敬表希贤意。此意良无穷,种树为之记。桂蕴九天香,松郁千年翠。夜望魁斗光,正照南离位。
https://shici.929r.com/shici/uiwdfY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