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驴自堪策,应是駏驉俦。
缓辔小桥雪,长鸣伏枥秋。
谪仙曾跨步,杜老每追游。
黔产无他技,文传柳柳州。
蹇驴自堪策,应是駏驉俦。
缓辔小桥雪,长鸣伏枥秋。
谪仙曾跨步,杜老每追游。
黔产无他技,文传柳柳州。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奉赋蹇驴》描绘了一头被赞誉为能与駏驉(一种健壮的马)相媲美的蹇驴。诗人通过描绘驴子在小桥上缓缓行进,雪花飘落的场景,展现了它的稳健和耐力。秋天时分,驴子在厩中长鸣,似乎寓言着它的沉稳与忠诚。
诗人将蹇驴与唐代两位著名文人李白(谪仙)和杜甫(杜老)相联系,暗示这头驴子承载了他们的精神风貌。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深沉忧国,都仿佛在这头驴子的步伐中得以体现。最后,诗人提到驴子来自贵州,虽然技能有限,但其形象和故事却通过文人的吟咏流传下来,尤其是柳宗元(柳柳州),他的文学作品赋予了这头驴独特的文化价值。
整首诗以物喻人,借驴的形象赞美了坚韧、低调且富有诗意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示了文学对平凡事物的深远影响。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