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行军日,辎夫处处征。
险逾穿大漠,役似筑长城。
爆石冬雷迅,危峦夏雪盈。
战云深树里,悽绝鼓鼙声。
地绝东海东,安营僰爨中。
乱山千甲坐,险道五丁攻。
蜀鲊蒸人瓮,冤魂啸鬼雄。
合欢峰顶望,瘴雨日濛濛。
日日起烽烟,蛮山欲触天。
军无诸葛鼓,费有贰师钱。
万垤遭焚蚁,千峰叹站鸢。
驱人牛马走,挽运到霜巅。
惨戚内番山,藤萝亦血斑。
鏖兵深壑暗,放炮乱峰殷。
逃死林箐里,馀生雪窟间。
困穷时出斗,军气落凶蛮。
五月行军日,辎夫处处征。
险逾穿大漠,役似筑长城。
爆石冬雷迅,危峦夏雪盈。
战云深树里,悽绝鼓鼙声。
地绝东海东,安营僰爨中。
乱山千甲坐,险道五丁攻。
蜀鲊蒸人瓮,冤魂啸鬼雄。
合欢峰顶望,瘴雨日濛濛。
日日起烽烟,蛮山欲触天。
军无诸葛鼓,费有贰师钱。
万垤遭焚蚁,千峰叹站鸢。
驱人牛马走,挽运到霜巅。
惨戚内番山,藤萝亦血斑。
鏖兵深壑暗,放炮乱峰殷。
逃死林箐里,馀生雪窟间。
困穷时出斗,军气落凶蛮。
这首诗描绘了清末时期在番山地区进行军事行动的艰苦与残酷。诗中的“五月行军日”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了战争的季节性特征和紧迫性。通过“辎夫处处征”、“险逾穿大漠,役似筑长城”等描述,展现了军队在恶劣环境下的艰难行进和高强度劳作。
“爆石冬雷迅,危峦夏雪盈”运用对比手法,生动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和自然环境的严酷,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战云深树里,悽绝鼓鼙声”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出战场上的压抑与悲壮。
“地绝东海东,安营僰爨中”、“乱山千甲坐,险道五丁攻”等句,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也暗示了敌我双方的对峙与斗争。通过“蜀鲊蒸人瓮,冤魂啸鬼雄”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哀悼和对正义的呼唤。
“合欢峰顶望,瘴雨日濛濛”、“日日起烽烟,蛮山欲触天”等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持久性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军无诸葛鼓,费有贰师钱”、“万垤遭焚蚁,千峰叹站鸢”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战争资源消耗和人力损失的感慨。
最后,“驱人牛马走,挽运到霜巅”、“惨戚内番山,藤萝亦血斑”、“逃死林箐里,馀生雪窟间”等描述,揭示了战争给士兵和当地居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战争对社会秩序和自然生态的破坏。
整首诗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笔触,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
月影参差,灯辉高下,拂拂衣香不断。
莲纤径窄,柳弱风欺,暗倩阿娘扶缓。
缘趁夜永人稀,偏是游人,也耽宵玩。
借轻罗小扇,遮来羞靥,障来愁面。
有几辈、倚竹招凉,挑灯默坐,不把晚妆匀染。
房拢寂寂,门巷愔愔,熟客许来消遣。
帘外鹦哥唤茶,雪碗冰瓯,清谈尽便。
道烧香则甚,侬有丹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