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命在天,圣贤何独贫。有命在天,圣贤何独贫。
绝粒疑炱,饮水曲肱。匪兕匪虎,况也莫兴。
短布暴骭,敝屣印尘。穷翳淅沥,凯风自南。
彼其之子,簟服朱轮,圣贤何独贫。
有命在天,圣贤何独贫。有命在天,圣贤何独贫。
绝粒疑炱,饮水曲肱。匪兕匪虎,况也莫兴。
短布暴骭,敝屣印尘。穷翳淅沥,凯风自南。
彼其之子,簟服朱轮,圣贤何独贫。
这首诗《秋胡行(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通过对比圣贤与世俗之人的生活境遇,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和对圣贤贫困生活的同情。
首句“有命在天,圣贤何独贫”开篇即点出主题,提出命运由天定,为何圣贤却偏偏贫困?接着“绝粒疑炱,饮水曲肱”描绘了圣贤生活的简朴,他们绝食如同烟炱,仅以饮水和弯曲手臂为生,生活极其艰苦。而“匪兕匪虎,况也莫兴”则进一步强调圣贤即使面对凶猛的野兽,也无法得到援助,处境孤独无助。随后“短布暴骭,敝屣印尘”描述了圣贤衣着破旧,脚上穿着磨损的鞋子,灰尘满布,生活条件极为简陋。最后,“穷翳淅沥,凯风自南”描绘了圣贤身处困境,但依然期待着温暖的春风从南方吹来,象征着希望与改变的到来。而“彼其之子,簟服朱轮”则将目光转向世俗之人,他们拥有华丽的床席、华贵的服饰和显赫的地位,与圣贤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圣贤与世俗之人的生活对比,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圣贤虽贫困却坚守道德与理想的精神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圣贤生活的艰辛与世俗生活的奢华,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思考。
汉武昔好道,燕齐方士来。
纵横献迂怪,信之无嫌猜。
遥临太一坛,高起通天台。
金枝殿上陈,芙蓉掌中开。
竹宫遥望拜,炯炯神光回。
流连王母宴,诡谲方朔谐。
昆仑九万里,瑶池安在哉。
幻妄竟何成,荒淫诚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