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石中虚屋数椽,洞门东辟半规圆。
木高长蔽三竿日,人到同观一片天。
行路不堪秋后暑,禅床聊借午时眠。
山僧为我敲茶臼,相对炉香起暮烟。
拳石中虚屋数椽,洞门东辟半规圆。
木高长蔽三竿日,人到同观一片天。
行路不堪秋后暑,禅床聊借午时眠。
山僧为我敲茶臼,相对炉香起暮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僧人生活景象。"拳石中虚屋数椽,洞门东辟半规圆",通过对岩洞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和谐状态。"木高长蔽三竿日,人到同观一片天"则表达了在树荫下共同仰望天空的情景,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自由的境界。
"行路不堪秋后暑,禅床聊借午时眠"显示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感受,以及寻求一丝清凉的愿望。"山僧为我敲茶臼,相对炉香起暮烟"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图景,山中的僧侣在准备饮茶,炉火燃烧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与烟雾,营造出一种平和、自足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日常生活片段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山中僧人宁静简单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内心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