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啸庵上人还灵岩》
《送啸庵上人还灵岩》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道心无所住,师去复何依。

琼海波曾渡,梅关雪又飞。

一轮棕笠月,万里水田衣。

莫谓灵岩寺,兹行便是归。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送啸庵上人还灵岩》。诗中以送别僧人归灵岩寺为背景,展现了对道心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首句“道心无所住”,点明了僧人修行的道心不拘泥于任何物质或形式,而是超脱于世俗之外,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接着,“师去复何依”则表达了对僧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在追寻真理的路上,内心自成依归,无需外求。

“琼海波曾渡,梅关雪又飞”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琼海”的波涛与“梅关”的飞雪,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象征着僧人修行之路的艰难与挑战,以及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一轮棕笠月,万里水田衣”则是对僧人形象的生动刻画,月光下的棕笠和水田中的衣裳,不仅展现了僧人的朴素生活,也寓意着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莫谓灵岩寺,兹行便是归”一句,既是对僧人即将回到灵岩寺的肯定,也是对其修行之旅的总结,强调了无论身在何处,心灵的归宿永远是内心的平静与真理的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归程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心的崇敬、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书龙变轩事乃成颂白青城道伯

一室绝尘埃,和风撼瑶竹。

满几惟琴书,潇然异尘俗。

时时操寸毫,节篆数囊箓。

或同务玄子,楸枰两三局。

夜对隔林月,膝上奏神曲。

更深兴未阑,徐徐启缄轴。

好来青城君,云开远山绿。

(0)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三

劳生扰扰疾如风,急杀三彭及五虫。

不使狐狸侵药灶,须教龙虎守真空。

鼎中宝物时添火,腹内婴儿貌转丰。

善女善男寻此语,莫贪花酒堕迷中。

(0)

示汤弟子

子欲济民非为己,我贪修道不忧贫。

直须勉强方成业,只恐因循易老人。

(0)

十月朔日过江亭·其一

野菊依篱高下长,路人搴苇浅深行。

孰云十月秋光尽,不见宫槐落又生。

(0)

甘州/八声甘州.和袁静春入杭韵

听江湖、夜雨十年灯,孤影尚中州。

对荒凉茂苑,吟情渺渺,心事悠悠。

见说寒梅犹在,无处认西楼。

招取楼边月,同载扁舟。

明日琴书何处,正风前坠叶,草外闲鸥。

甚消磨不尽,惟有古今愁。

总休问、西湖南浦,渐春来、烟水入天流。

清游好,醉招黄鹤,一啸清秋。

(0)

静室

当年梁武造佛寺,子云飞帛书萧字。

李君得字煨烬中,建立小室有深意。

如今静室傍花岩,此室比心为一致。

峰峦底里著轩窗,明月清风为谁至。

三千世界阔如许,杂遝喧嚣鼎方沸。

铜炉添穗坐结趺,更倩白云锁苍翠。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