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济民非为己,我贪修道不忧贫。
直须勉强方成业,只恐因循易老人。
子欲济民非为己,我贪修道不忧贫。
直须勉强方成业,只恐因循易老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济世救民的渴望与决心,以及对于个人修养与道德的追求。诗中“我”字多次出现,显得非常主观和个人化,但同时也充满了一种超越自我、关注社会的精神。
“子欲济民非为己”,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景是帮助他人,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这是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情怀,体现了古代士人重视仁爱和责任的价值观。
“我贪修道不忧贫”,这里的“贪”字用得非常独特,它并非贬义,而是表达了一种渴望和追求。诗人对于修身养性、践行道德的热衷超过了对物质财富的关注,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直须勉强方成业”,这句话传递出一种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态度。诗人认为要实现某种目标或理想,是需要不断自我激励和努力的。这也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崇尚勤奋和自制的美德。
“只恐因循易老人”,最后这句话则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忧虑。诗人担心自己如果不加倍努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变得懒惰和保守,从而错失实现理想的机会。这是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实现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简洁直接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时间宝贵性的思考,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罗浮仙侣,也闲趁好春,脂痕匀注。
艳魄还丹,冰肌晕酒,依约绛唇初吐。
翠禽为谁啼醒,却向朱门留住。
问名字,记吹箫低唱,松陵前度。偷觑。
窗外影,嵰雪万重,梦冷来时路。
倚竹新妆,巡檐浅笑,不管缟衣人妒。
十分出尘香韵,一例凡花输与。
拟标格,算人间只有,秦郎词句。
棘院风清,桂轮香满,仙驭初驻。
射策人来,翘材馆启,旧是朝天路。
南轩史笔,东阳诗草,恰在紫云深处。
话兴亡、煎茶漏永,待添画烛重赋。
王颠孟蹶,轻尘短晷,梦影相看何许。
城上芙蓉,宫中花蕊,不管人西顾。
宣华小苑,摩诃芳径,多少断垣荒础。
今犹幸、文昌朗耀,粉廊快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