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院风清,桂轮香满,仙驭初驻。
射策人来,翘材馆启,旧是朝天路。
南轩史笔,东阳诗草,恰在紫云深处。
话兴亡、煎茶漏永,待添画烛重赋。
王颠孟蹶,轻尘短晷,梦影相看何许。
城上芙蓉,宫中花蕊,不管人西顾。
宣华小苑,摩诃芳径,多少断垣荒础。
今犹幸、文昌朗耀,粉廊快睹。
棘院风清,桂轮香满,仙驭初驻。
射策人来,翘材馆启,旧是朝天路。
南轩史笔,东阳诗草,恰在紫云深处。
话兴亡、煎茶漏永,待添画烛重赋。
王颠孟蹶,轻尘短晷,梦影相看何许。
城上芙蓉,宫中花蕊,不管人西顾。
宣华小苑,摩诃芳径,多少断垣荒础。
今犹幸、文昌朗耀,粉廊快睹。
这首《永遇乐·其二》是清代词人周之琦的作品,描绘了成都贡院和伪蜀故宫的景象,以及词人在此地的历史感慨。开篇"棘院风清,桂轮香满,仙驭初驻",以清新之景烘托出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暗示着昔日皇家的荣耀。"射策人来,翘材馆启",点出贡院选拔人才的场景,暗寓士子们的期望与梦想。
"南轩史笔,东阳诗草",借典故赞美文人的才情,"紫云深处"则进一步强调其学术文化的深厚底蕴。接下来,词人感叹时光流转,"话兴亡、煎茶漏永,待添画烛重赋",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王颠孟蹶,轻尘短晷",借古人之志,抒发个人的沧桑感。"城上芙蓉,宫中花蕊",描绘了昔日皇宫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宣华小苑,摩诃芳径",进一步描绘了宫殿的遗迹,"多少断垣荒础",表达了对往昔荣光消逝的惋惜。
结尾"今犹幸、文昌朗耀,粉廊快睹",庆幸的是,尽管宫殿破败,但文运昌盛,仍能在此欣赏到文化之美,流露出词人对知识与文化的坚守与热爱。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词人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见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