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阴阴昼掩门,几家茅屋近江村。
因观鱼乐临清沼,为听莺声到小园。
堤草绿匀蛙聒枕,庭花香泛蚁浮尊。
来朝社鼓溪南北,又把升平入句论。
杨柳阴阴昼掩门,几家茅屋近江村。
因观鱼乐临清沼,为听莺声到小园。
堤草绿匀蛙聒枕,庭花香泛蚁浮尊。
来朝社鼓溪南北,又把升平入句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联“杨柳阴阴昼掩门,几家茅屋近江村”以杨柳的浓荫和茅屋的简朴,勾勒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活场景,白天门户紧闭,透露出一种闲适与安宁。接着,“因观鱼乐临清沼,为听莺声到小园”两句,通过观鱼听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堤草绿匀蛙聒枕,庭花香泛蚁浮尊”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绿草如茵,蛙声阵阵,庭花飘香,蚂蚁在酒杯中浮游,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最后,“来朝社鼓溪南北,又把升平入句论”点明了节日的欢庆气氛,社鼓声声,预示着丰收与和谐,诗人将这份喜悦融入诗句之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趣的生动捕捉,展现了明末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深刻感悟。
安危有群彦,宁容患时艰。
所嗟山泽踪,丘壑亦余悭。
带甲满四野,望林已摧颜。
干荣诚有途,逢世非予娴。
焉能曳短褐,低眉向人间。
韬光谐尘俗,卖药隐市寰。
苍精克我粮,白发不须删。
与尔日携屐,沙头狎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