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王贞素先生》
《赠王贞素先生》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先生尝已佩真形,绀发朱颜骨气清。

道秘未传鸿宝术,院深时听步虚声。

辽东几度悲城郭,吴市终应变姓名。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0)
翻译
先生曾显露真身,青丝红颜气质高洁。
修炼之道秘而不宣,深院中偶尔能听到仙人步虚之声。
辽东多次感叹城郭变迁,吴市生涯或许会改换姓名。
在那三十六重天都有记录,将来何处寻找回家的路呢?
注释
先生:指修道之人。
真形:指修行者的本来面目。
绀发:青丝,形容头发乌黑。
朱颜:红润的面色,形容容颜美丽。
骨气清:气质高洁,清雅。
鸿宝术:古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术。
院深:深邃的庭院,可能指修道之处。
步虚声:仙人轻盈的脚步声,象征仙界。
辽东: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边疆。
悲城郭:对城郭变迁的感慨。
吴市:古代吴地的市场,这里可能指世俗生活。
变姓名:改变身份,可能指遁世隐居。
三十六天:道教中的天界层次之一。
皆有籍:都有记录,指在仙界有档案。
归程:返回人间或故乡的路。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诗人徐铉所作,题为《赠王贞素先生》。从诗中可以看出,徐铉对王贞素先生有很高的敬意和赞赏。

"先生尝已佩真形,绀发朱颜骨气清。"

这两句描写王贞素先生已经具备了仙人的真实模样,他的头发乌黑如绀玉,面色红润,而骨子之精气却是清澈见底,显示出他修炼到了很高的境界。

"道秘未传鸿宝术,院深时听步虚声。"

这两句表明王贞素先生掌握了深奥的道家秘诀,这些秘密还没有传授给别人,而他的居所深邃,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就能听到空中的仙乐。

"辽东几度悲城郭,吴市终应变姓名。"

这两句则透露出王贞素先生可能有过辗转于边塞与都市之间的生活经历,对曾经居住的地方充满了悲凉之情,而他也许还将要改变自己的名字,以隐世脱身。

"三十六天皆有籍, 他年何处问归程。"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王贞素先生似乎已经达到与宇宙同一的境界,即使是三十六天之高,也都能记录在案,他日后将要去向何方,恐怕只有问天地才能知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王贞素先生仙风道骨的描绘,以及他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深不可测的未来去向,表达了徐铉对这位修士的崇敬与赞美。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同姚伯子黄定甫邵长孺李季常游甘露寺

高阁生远兴,飘然在五湖。

暮云低不散,远树近看无。

说偈参莲座,游踪渺玉壶。

长天一回首,唯有月明孤。

(0)

游顾玄言二泉山亭二首·其一

尘土梦初醒,招寻得此亭。

泉分双井练,楼入四山青。

倚树方成偈,烹茶旧续经。

异时鸡黍约,风竹细来听。

(0)

王亮卿将之塞上以诗见投赋答

徵书还出谷,为有故人怜。

手版趋西府,心期在北燕。

聚沙规塞外,测漏报军前。

不受风尘色,人今似鲁连。

(0)

铜瓦厢谒大禹庙

德水千年在,谁能忘禹功。

金堤非旧迹,铜瓦见新宫。

野著沧凉日,林交惨淡风。

路岐何用感,王气满关东。

(0)

十三夜过苏子川兄弟

残雪留寒在,空庭占月多。

玉珂停上客,红袖拂清歌。

劈杏调香酪,分杯试海螺。

谢家兄弟好,邻并忝羊何。

(0)

暮春张考功助甫邀游韦氏园时梁舍人思伯偕至·其五

林壑晚逾胜,风尘远暂忘。

物情嫌肮脏,吾意在耕桑。

败叶虫行篆,浓花密占房。

浮生堪浊酒,穷远任苍苍。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