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前苦寒行二首·其一》
《前苦寒行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

楚江巫峡冰入怀,虎豹哀号又堪记。

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絺绤。

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冬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深刻感受。

“汉时长安雪一丈”一句,以历史的宏大视角开篇,设定了极端寒冷的场景。长安,即今陕西西安,是汉代的都城,一丈雪可见当时雪深异常。

“牛马毛寒缩如猬”具体描绘了动物在严寒中的状貌,“猬”即獾,獾毛发蓬松,这里形象地表达了牛马因寒而毛发竖立,缩成一团,生动展示了极度寒冷的环境。

“楚江巫峡冰入怀”则转换至诗人个人感受,“楚江”指长江中游地区,“巫峡”为三峡之一,此处冰封江面,水温极低,以至于能感到冰冷彻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极度寒冷气候的个人体验。

“虎豹哀号又堪记”进一步强化了严冬之感,“虎豹哀号”,即连猛兽也在这般寒冷中发出悲鸣,凸显出自然界的肃杀与不忍。

“秦城老翁荆扬客”一句,诗人转向自身经历,通过“老翁”的形象,表达了对严冬的适应和习惯。这里的“荆扬客”,可能是指从荆州(今湖北江陵)来到长安的旅者。

“惯习炎蒸岁絺绤”则透露出诗人对南方温暖气候的怀念,“惯习”意味着习以为常,“炎蒸”即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酷热天气,与前文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

“玄冥祝融气或交”一句,通过神话传说中的祝融(火神)和玄冥(水神),表达了自然界中极端气候相互作用的情景。这里虽是想象,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

“手持白羽未敢释”则是对前述严寒天气最直接的感受,“手持白羽”,可能指捧着羽毛(以保持温暖),而“未敢释”表现了诗人在这极端寒冷中的不敢放松警惕。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严冬中所体验到的种种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潮阳东山张、许二公祠为文丞相题沁园春词处,旁即丞相祠也,秋日过谒,敬赋二律·其二

石阙苔荒一径深,悲秋怀古此登临。

九州难画华夷限,万死思回天地心。

南客旅愁观海大,东山云气压城阴。

斜阳照起英雄恨,枯木寒鸦泪满襟。

(0)

寄家菽园孝廉新架坡二首·其二

中原有客正悲歌,事去曾挥指日戈。

谁解闻鼙思将帅,誓将倾篑障江河。

诗篇涕泪唐天宝,梦寐贤良汉特科。

遥寄尺书沧海曲,古来义士岛人多。

(0)

九眼井·其二

凿井秦人老塞烟,抱孙雄踞海南天。

江山不改遗民尽,独坐秋风自品泉。

(0)

送颂臣之台湾·其四

漫作居夷想,何妨海且浮。

冠裳虾建国,金碧蜃嘘楼。

沦落怜交旧,迟回问钓游。

都将留恋意,扶泪上归舟。

(0)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其三

带岭襟溪万雉连,筑城当日为安边。

剜苔细数残砖字,止隔明亡十二年。

(0)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其三

积水潭益深,积石山弥尊。

山石瞰潭水,一一生秋痕。

或翁晒鱼网,或媪负幼孙。

或为仙人驱,桥址留三分。

残梳碎万齿,古阙呀双门。

是皆禀星精,且更为云根。

流水无尽时,石亦亘古存。

拊石怀古昔,高歌动乾坤。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