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
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
还忆郊园日,独向涧中闻。
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
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
还忆郊园日,独向涧中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蝉鸣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开篇“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两句,便设定了一个夏末蝉鸣声起的午后静谧场景。用“徂夏”二字来形容夏日之热,是诗人对环境细腻感受的体现。而“蝉鸣景已曛”则是说蝉鸣之声已经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接着,“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两句,以蝉鸣之声引导读者寻找其来源,却只见高树伸展至云端。这不仅描绘了蝉鸣的位置,更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美。
诗人在“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两句中,通过蝉鸣之声的凄凉,反映出自身的孤寂与哀伤。用“衰齿”形容蝉鸣之声的凄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而“节谢属离群”则是说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友情也可能因此而疏远。
最后,“还忆郊园日,独向涧中闻”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在那宁静的郊野之地,只身一人静听蝉鸣声,是诗人心灵深处的一种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蝉鸣声,勾起了一幅夏日自然景观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孤寂与怀旧之情。
有书不借乃一痴,借书不还亦一痴。
谁翻千古痴人案,此言吾得之刘祁。
老生畴曩颇强记,十行并下无留遗。
君家牙签三万轴,更还迭借奚童疲。
此中乐处真不少,饥可忘食寒忘衣。
秦大年来乱穿穴,嘻嘻出出游心脾。
谁其为我营复壁,留此焚馀存几希。
与君曾笑西人妄,玄珠脑后珍重携。
岂期未老遽衰索,收视返听恐已迟。
冥心从此竟坐忘,还耶借耶都支离。
日昨中秋月黯然,新晴喜上吴山颠。
左江右湖新涨绿,山色与之俱洄沿。
杰阁凌虚挹西爽,候虫草际鸣戋戋。
斜阳欲落未肯落,一角犹挂前檐前。
忽然飞玄不知处,清辉续照生寒烟。
寒烟和月堕入水,精庐倒影迷地天。
此时老子兴不浅,直欲凌风恣孤骞。
划然长啸声所到,留遗犹堪五百年。
人生陆陆尘雾里,安得欢会永蝉连。
良朋夜夜共樽酒,月亦无复阙与圆。
昔我游京华,及见三古藤。
其一尚书省,犹传文定旧都厅。
俄而吴回降,嘻嘻出出寒灰零。
其一海波街,尚署金风老子名。
俄而富媪震,横裂活埋归杳冥。
其一合肥邸,五传槐棘相因仍。
临川侍郎下我榻,喁喁于于和诗百辈赢。
十年落拓湖海上,春明存殁百感增。
惊见天平谷口双峥嵘,古根诘屈穿山出,酝酿洞庭七十二峰之精灵。
踞地先成偃卧形,老罴当道群貉屏。
欲上不上意磅礴,忽然蹶起势骞腾。
百转千蟠故作态,低头下瞰纷长缨。
其心时复吐云气,其干将无闻铜腥。
其杪迎风舞拂拂,大垂小垂都珑玲。
就中倏生数直干,岸然如弦复如绳。
空所依旁冉冉升,此尤怪绝得未曾。
浙中绣谷亭前一本差相亚,细校犹疑殊尹邢。
主人选佳木,插架三十楹。
蜿蜒循蒿径,亦以曲折成。
入门未窥诸坞绿,蔽天已见十丈青。
频年三过此,所惜未与花期丁。
是藤不花亦复佳,磥砢高节谁抗衡,老我感旧空怔营。
《水木明瑟园古藤歌》【清·全祖望】昔我游京华,及见三古藤。其一尚书省,犹传文定旧都厅。俄而吴回降,嘻嘻出出寒灰零。其一海波街,尚署金风老子名。俄而富媪震,横裂活埋归杳冥。其一合肥邸,五传槐棘相因仍。临川侍郎下我榻,喁喁于于和诗百辈赢。十年落拓湖海上,春明存殁百感增。惊见天平谷口双峥嵘,古根诘屈穿山出,酝酿洞庭七十二峰之精灵。踞地先成偃卧形,老罴当道群貉屏。欲上不上意磅礴,忽然蹶起势骞腾。百转千蟠故作态,低头下瞰纷长缨。其心时复吐云气,其干将无闻铜腥。其杪迎风舞拂拂,大垂小垂都珑玲。就中倏生数直干,岸然如弦复如绳。空所依旁冉冉升,此尤怪绝得未曾。浙中绣谷亭前一本差相亚,细校犹疑殊尹邢。主人选佳木,插架三十楹。蜿蜒循蒿径,亦以曲折成。入门未窥诸坞绿,蔽天已见十丈青。频年三过此,所惜未与花期丁。是藤不花亦复佳,磥砢高节谁抗衡,老我感旧空怔营。
https://shici.929r.com/shici/IrURUNB8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