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不借乃一痴,借书不还亦一痴。
谁翻千古痴人案,此言吾得之刘祁。
老生畴曩颇强记,十行并下无留遗。
君家牙签三万轴,更还迭借奚童疲。
此中乐处真不少,饥可忘食寒忘衣。
秦大年来乱穿穴,嘻嘻出出游心脾。
谁其为我营复壁,留此焚馀存几希。
与君曾笑西人妄,玄珠脑后珍重携。
岂期未老遽衰索,收视返听恐已迟。
冥心从此竟坐忘,还耶借耶都支离。
有书不借乃一痴,借书不还亦一痴。
谁翻千古痴人案,此言吾得之刘祁。
老生畴曩颇强记,十行并下无留遗。
君家牙签三万轴,更还迭借奚童疲。
此中乐处真不少,饥可忘食寒忘衣。
秦大年来乱穿穴,嘻嘻出出游心脾。
谁其为我营复壁,留此焚馀存几希。
与君曾笑西人妄,玄珠脑后珍重携。
岂期未老遽衰索,收视返听恐已迟。
冥心从此竟坐忘,还耶借耶都支离。
这首诗《健忘日甚东东潜》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诗的开头“有书不借乃一痴,借书不还亦一痴”,表达了对借书行为的思考,认为不借书或不归还书都是愚蠢的行为,强调了书籍共享的重要性。接着,“谁翻千古痴人案,此言吾得之刘祁”引用刘祁的话,进一步强调了书籍的价值和借阅的必要性。
“老生畴曩颇强记,十行并下无留遗”描述了诗人年轻时记忆力惊人,能够快速阅读大量书籍而无遗漏。接下来,“君家牙签三万轴,更还迭借奚童疲”则描绘了家中藏书丰富,借阅频繁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书籍的珍爱。
“此中乐处真不少,饥可忘食寒忘衣”表达了在阅读中找到的乐趣,甚至可以忘记饥饿和寒冷。然而,“秦大年来乱穿穴,嘻嘻出出游心脾”暗示了社会动荡时期,人们为了逃避现实而沉迷于书籍,寻找心灵的慰藉。
“谁其为我营复壁,留此焚馀存几希”表达了希望有人能为他保存书籍的愿望,以免书籍被遗忘或毁损。“与君曾笑西人妄,玄珠脑后珍重携”则是对西方人的讽刺,认为他们过于物质化,忽视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
最后,“岂期未老遽衰索,收视返听恐已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担心自己年老体衰后无法再享受阅读的乐趣。“冥心从此竟坐忘,还耶借耶都支离”则表示诗人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论是还书还是借书都已经不再重要,体现了他对书籍和知识的极度痴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个人心境的变化。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