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遇醉道士》
《遇醉道士》全文
唐 / 施肩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霞帔寻常带酒眠,路傍疑是酒中仙。

醉来不住人家宿,多向远山松月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uìdàoshì
táng / shījiān

xiápèixúnchángdàijiǔmiánbàngshìjiǔzhōngxiān

zuìláizhùrénjiā宿duōxiàngyuǎnshānsōngyuèbiān

注释
霞帔:古代妇女的一种华丽披肩,这里形容女子衣着华美。
寻常带酒眠:日常生活中带着酒入睡,可能暗示饮酒成瘾或放纵的生活方式。
路傍:路边,指行人经过的地方。
酒中仙:比喻醉态如仙,形容女子醉酒后的飘逸气质。
不住人家宿:不愿在别人家留宿。
远山松月边:远离人群,选择自然环境,可能是山林或松月之下的宁静之地。
翻译
穿着霞帔常伴着酒入睡,路边的人还以为她是酒中的仙子。
喝醉后她不愿在人家借宿,常常选择在远方的山边松月之下过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沉浸在酒的世界中的情景,通过几句话勾勒出一个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形象。"霞帔寻常带酒眠"一句,既表明了道士对酒的喜爱,也透露出他对尘世纷扰的漠视;"路傍疑是酒中仙"则赋予了他的醉态以神仙般的幻想色彩。

第二句"醉来不住人家宿,多向远山松月边"进一步展现了道士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他醉酒后不愿留在人家,而是偏爱于深夜前往远处的山林之中,那里有清凉的松风和明亮的月光相伴。这样的描写,不仅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内心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画出了一个既有仙风道骨又不羁世俗的道士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自然、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施肩吾

施肩吾
朝代:唐   字:希圣   号:东斋   籍贯: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   生辰:780-861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希圣,号东斋。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杭州第一位状元。生于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招贤德乡(新登县,今富阳洞桥镇贤德村,因民国18年(1929)划区,建立乡镇制。新登县招贤、招德两乡划归分水县,1961年8月10日,恢复富阳县建制。原富阳、新登两县行政区域和分水贤德公社原合并重置富阳县,故有分水县人一说)。
猜你喜欢

送张支使

旷度逢知晚,高才处下难。

清秋一鹗上,拭目万人看。

白酒初同醉,黄花已戒寒。

凭将衰老事,一一报长安。

(0)

送孝忠二首·其二

经史三年学,聪明一旦开。

把文甘潦倒,数日待归来。

士患声名早,官今岁月催。

有亲须薄禄,临路尚徘徊。

(0)

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其二

先生秀句满天东,二子缘渠再得穷。

诗礼向来堪发冢,孙刘能使不为公。

炎方瘴疠避轩豁,故国山河开始终。

传语元龙要相识,江湖春动有来鸿。

(0)

秋后五日应物无诗岂年志俱壮未解伤秋耶以诗挑之

伏尽暑犹壮,秋生凉故迟。

蝉吟接远响,萤烛度深枝。

岁半身仍健,年侵意自悲。

情知寇公子,不作感秋词。

(0)

和蒲左丞有美座上观雪二首·其一

高牙大纛晓登山,卷帐飞觞不避寒。

十二玉楼横閤道,三千银甲壮师干。

封条已验遗蝗化,平陇宁虞宿麦乾。

预喜丰年惟太守,旋追宾从促杯盘。

(0)

再和寇十一二首·其二

与世相违孰自量,资身无策漫多方。

逢场作戏真呈拙,误笔成蝇岂所长。

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可须五斗轻千里,赖有斯人未肯忘。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