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赠汉阳杨明府》
《寄赠汉阳杨明府》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方城仙令日为群,各把铜章百里分。

江汉至今称楚望,风流何必减诸君。

东临黄鹤飞双舄,西接兰台见五云。

早晚主恩誇羽猎,满朝谁不荐雄文。

(0)
鉴赏

此诗《寄赠汉阳杨明府》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汉阳杨明府的赞美,展现了其卓越的政绩与风流才情。

首联“方城仙令日为群,各把铜章百里分”,以“方城”象征杨明府的官职与地位,形象地描绘了他作为一方之长,每日处理政务,分发铜印,管理百里之地的繁忙景象。这里运用了“仙令”这一比喻,既突出了杨明府的非凡才能,也暗示了他如同神仙般超凡脱俗的治理能力。

颔联“江汉至今称楚望,风流何必减诸君”,进一步赞扬杨明府不仅在政绩上卓有成效,更在风度与才华上超越同僚。江汉两地至今仍以其为楷模,推崇他的政绩与风流,无需与他人比较,其魅力自显。

颈联“东临黄鹤飞双舄,西接兰台见五云”,通过想象中的场景,生动描绘了杨明府的风采。东临黄鹤楼,脚踏双舄(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穿的鞋子),西接兰台(古代官署名),头顶五云,象征着他的威仪与尊贵,同时也暗含了他如仙人般的超凡脱俗。

尾联“早晚主恩誇羽猎,满朝谁不荐雄文”,表达了对杨明府未来的期许与敬仰。期待他得到君主的恩宠,参与狩猎活动,展示其勇武与智慧;同时,满朝大臣无不推荐他的文章,彰显其文采斐然。这不仅是对杨明府个人才能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乐观预测。

综观全诗,李攀龙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高度赞扬了杨明府的政绩、风度与才华,展现了其作为地方官吏的卓越表现,以及在文治武功方面的全面成就。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远斋和示疏字韵四诗复用韵并呈子肃·其三

春风吹雨密还疏,门掩荒山数亩居。

换米但须居士屩,入都宁倚子公书。

安贫自足容高枕,处事时应念覆车。

所恨卜邻非二仲,枉教三径草频除。

(0)

远斋和示疏字韵四诗复用韵并呈子肃·其二

杖履过从每恨疏,何当有屋并门居。

我疑奇字就公问,公赋新诗令我书。

无事昼棋仍夜酌,有时溪楫更山车。

从教老色侵双鬓,凭藉黄精为茀除。

(0)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其三

桐乡曾作令,使者复乘车。

风俗因子厚,溪山要我居。

此声闻旧矣,今日见归欤。

祇恐功名事,毋庸遽舍诸。

(0)

张王臣贶诗诘朝遂行次韵寄之

书贵在瘦硬,诗须成管弦。

典刑君尚有,老至我加年。

早作诸侯客,远劳从事贤。

见来元不款,别去忽何边。

(0)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其一

忆昨才闻召节趋,江湖日月诵除书。

政途去此不容咫,物望在廷谁得如。

岂但疲民望苏醒,更知寒士待吹嘘。

所期异日施行次,不负于今拜献初。

(0)

呈王平江二首·其二

先生自词伯,举世孰诗人。

纵不藏人善,惭无佳句新。

每怀青眼旧,应念白头贫。

未弭沅湘楫,蒸湘复问津。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