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郊原绿正肥,小窗帘捲思依依。
莺啼树底惊残梦,鹊噪檐前送夕晖。
芳草雨馀三月暮,海棠花落一春违。
柔肠百结真堪断,薄倖江南归未归。
闻道郊原绿正肥,小窗帘捲思依依。
莺啼树底惊残梦,鹊噪檐前送夕晖。
芳草雨馀三月暮,海棠花落一春违。
柔肠百结真堪断,薄倖江南归未归。
这首《春怨》描绘了春天里一位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闻道郊原绿正肥”,以郊外生机勃勃的绿色景象开篇,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也为后文女子的思绪提供了背景。接着,“小窗帘捲思依依”一句,通过卷起窗帘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动,难以自抑。
接下来的两句,“莺啼树底惊残梦,鹊噪檐前送夕晖”,运用了自然界的鸟鸣和日落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女子在等待与思念中的心情。莺鸟的啼叫仿佛唤醒了她沉睡的梦境,而喜鹊的叫声则在夕阳西下时分,增添了几分离别的哀愁。
“芳草雨馀三月暮,海棠花落一春违”两句,将季节的更迭与女子的情感相融合。雨后的芳草与凋零的海棠花,既象征了春天的流逝,也暗喻了女子青春易逝、爱情难留的感慨。
最后,“柔肠百结真堪断,薄倖江南归未归”直抒胸臆,女子的思念之情如同千丝万缕的柔肠,难以割舍。她担忧的是,那个曾经许诺归来的人,是否真的会回到她的身边。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李畅对于情感细腻描绘的高超技艺。
春来无处无芳草,何处春光应更好。
乔木啼莺日正暄,华堂戏綵人难老。
早向深闺足苦心,蚕缫布缕又金针。
夭桃已协周南咏,慈竹仍涵晚岁阴。
涧蘋采得还亲芼,天冈几为思亲到。
长子提孙孝不衰,寿康宜获天之报。
即今七帙颜犹童,香风坐满芝兰丛。
白头老弟逢生日,长歌径过东山东。
五人同产三人在,谁能不念平生爱。
有分欢娱合共追,无情岁月从渠迈。
旧路重寻了不差,入门弦管竞呕哑。
殷勤一酌长生酒,看取蟠桃几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