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床茶灶矮蓬船,绿树重阴起晏眠。
驯鹿暮归溪上月,惊鱼时破水中天。
邻鸡傍午催豳馌,灵雨通宵足舜田。
愿取西成人共饱,醉乡深处乐陶然。
笔床茶灶矮蓬船,绿树重阴起晏眠。
驯鹿暮归溪上月,惊鱼时破水中天。
邻鸡傍午催豳馌,灵雨通宵足舜田。
愿取西成人共饱,醉乡深处乐陶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笔床茶灶矮蓬船”开篇,巧妙地将日常生活的器具与简朴的船只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接着,“绿树重阴起晏眠”一句,通过绿树的浓荫和慵懒的午后时光,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安逸。
“驯鹿暮归溪上月,惊鱼时破水中天”两句,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鹿群归家,鱼儿跃动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蕴含着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邻鸡傍午催豳馌,灵雨通宵足舜田”则通过鸡鸣催促农人劳作,以及夜雨滋润农田的情景,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勤劳与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最后,“愿取西成人共饱,醉乡深处乐陶然”表达了诗人对共享丰收喜悦、沉浸在自然与和谐中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精神层面追求的满足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谐社会状态的憧憬,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吾宗东吴秀,奕叶多俊良。
矫矫龙川翁,早脱名利场。
归来自洪都,十年鬓犹苍。
以彼文字游,放此云水乡。
春风介眉寿,珠玉间笙簧。
蔼蔼亭林云,幽幽玉山堂。
上下千载馀,声华蔚相望。
何当驾扁舟,共泛川上光。
手携蟠桃枝,酌彼昆崙觞。
再歌行苇篇,和以伐木章。
佳期自今始,矫首希青阳。
昨夜西堂春梦好,已向池边觅芳草。
雪花日暮忽满城,无乃天欲留君行。
惊飞乱舞不自制,黄雪冥冥直侵地。
公子城东醉未归,将军塞上愁无寐。
此时念君当别离,官河千里冰未澌。
仆夫宵装待明发,车轮凌兢马蹄滑。
旗亭呼酒强劝君,明朝望君越与秦。
丈夫结束自有地,征途药饵宜相亲。
玉河东堤旧行路,冒雪送君从此去。
无限幽怀不易论,回首西垣万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