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暮雨苍江去,且向朝云白雪歌。
欲于北阙辞苍海,却望东山愧白云。
不随暮雨苍江去,且向朝云白雪歌。
欲于北阙辞苍海,却望东山愧白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庸的作品,从字面上看,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不愿意被外界环境所左右,而是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通过“暮雨苍江”、“朝云白雪”等意象,诗人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在第一句,“不随暮雨苍江去”,诗人拒绝了被暮色中泛滥的江水带走,这里的“暮雨”和“苍江”都是借指世间的喧嚣与污浊,而“我”则是坚守着自己内心的清净。紧接着“且向朝云白雪歌”,诗人转而面向那洁白如雪的朝云,高声歌唱,这里的“朝云”和“白雪”象征着纯洁与崇高。
第二句,“欲于北阙辞苍海”,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皇宫之外(北阙)告别那广阔无垠、混浊的世界(苍海)。而“却望东山愧白云”中,诗人的视线转向东山,那里有着如白云般洁净的事物,诗人因自己尚未达到那种纯洁的境界而感到羞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和追求,以及面对现实世界时所表现出的超脱与洁净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