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何所知,邻里自相宜。
草径东风软,茅檐春日迟。
数鸦鸣秃树,一犊卧荒陂。
酒熟相留醉,于人不作期。
农家何所知,邻里自相宜。
草径东风软,茅檐春日迟。
数鸦鸣秃树,一犊卧荒陂。
酒熟相留醉,于人不作期。
这首宋代诗人释文珦的《农家》描绘了一幅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农家何所知”以设问开篇,引出对农村生活的简单认知,暗示了农人的朴实和与世无争。接下来的“邻里自相宜”表达了乡邻之间的和谐关系,没有过多的物质追求,更多的是人情味。
“草径东风软”通过细腻的触觉,写出春风拂过草径的轻柔,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而“茅檐春日迟”则进一步描绘了茅屋前的日光懒洋洋,春日漫长,透露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数鸦鸣秃树”描绘了乡村常见的景象,乌鸦在光秃的树枝上鸣叫,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最后一句“一犊卧荒陂”,静态地展示了一头小牛悠闲地躺在山坡上,更显出农村生活的恬静与安宁。
“酒熟相留醉,于人不作期”是点睛之笔,农人们酿出的酒醇厚诱人,他们热情好客,邀请邻居共饮,没有固定的邀请时间,这种随意而真挚的情感流露出农民的淳朴和热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画卷,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赞美和向往。
物外仙台许共游,幅巾藜杖映清秋。
黄华空叹岁年暮,白发不禁风雨愁。
有帖催租败诗兴,无钱对酒恐囊羞。
明年再会俱强健,一蹑凌云到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