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树下读高兄诗》
《梅花树下读高兄诗》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寻思秘阁贤郎样,一似梅花带竹枝。

每到君边作梅想,却来梅下读君诗。

崇奎堂暖春风候,射的山寒夜雪时。

安得居游君共我,梅花三友说心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éihuāshùxiàgāoxiōngshī
sòng / jiǒng

xúnxiánlángyàngméihuādàizhúzhī

měidàojūnbiānzuòméixiǎngquèláiméixiàjūnshī

chóngkuítángnuǎnchūnfēnghòushèdeshānhánxuěshí

ānyóujūngòngméihuāsānyǒushuōxīn

翻译
想象着秘阁中贤郎的模样,就像梅花配着竹枝般清雅。
每次来到你身边,心中便想起梅花,然后在梅花树下阅读你的诗篇。
崇奎堂内春意融融,如同温暖的春风拂面,而射的山夜晚则是寒风夹杂着雪的时节。
多么希望能与你一同居住游玩,梅花、竹子和我,共享心声与期许。
注释
寻思:想象。
秘阁:隐秘的书斋。
贤郎:有才德的青年。
样:模样。
一似:如同。
梅花:象征高洁。
带:搭配。
竹枝:竹子,寓意坚韧。
每到:每当。
君:你。
作梅想:心中想着梅花。
崇奎堂:高贵的书房。
暖春风候:温暖的春天气息。
射的山:地名,可能暗示环境变化。
寒夜雪时:寒冷的夜晚下雪时。
安得:如何能。
居游:居住游玩。
梅花三友:梅花、竹子和我。
说心期:交流内心期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洵所作,名为《梅花树下读高兄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寻思秘阁贤郎样,一似梅花带竹枝。" 这两句描绘了梅花的形象,梅花与贤良之士相比,都是高洁脱俗。而"一似梅花带竹枝"则表明梅花不仅自身美好,而且能与周围的竹子相互映衬,增添风雅。

"每到君边作梅想,却来梅下读君诗。" 这两句展现了作者与高兄之间的情谊,每当想到朋友,就会在心中描绘出梅花的景象,并在梅花之下阅读朋友的诗篇,共享文学的美好。

"崇奎堂暖春风候,射的山寒夜雪时。" 这两句则描写了作者在不同的季节条件下对梅花的观察和感受。在温暖的春日里,在崇奎堂中感受着春风;而到了寒冷的夜晚,即便是大雪纷飞,也能感受到梅花的独特韵味。

"安得居游君共我,梅花三友说心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与高兄共同居住或旅行,并以梅花为话题,探讨人生和情谊。这里的“梅花三友”指的是梅、竹、兰,它们象征着君子之交,清洁、高雅而不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传递了深厚的情谊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震儿设教永平移家就养途中即事有作

有子悲风木,饥驱到北平。

移家聊远道,就食怅馀生。

载主亲封箧,栖神宛倚衡。

同车频险阻,共命判幽明。

渡水潜相唤,登山恐或惊。

崎岖轮易折,觳速马难行。

揽袖看孙哭,烹茶有妇迎。

为言官道近,齐说郡侯清。

地绕冈峦势,人多弦诵声。

疏花开小院,斜日下高城。

聚似萍波泛,来当麦浪晴。

黄泉谁问路,白发独添茎。

每忆黔娄被,徒怜考叔羹。

萧条愁官馆,何日送归旌。

(0)

送春

落花无迹怨春归,寂寂空枝舞蝶稀。

惟有呢喃双燕子,殷勤依旧傍檐飞。

(0)

乙丑人日感咏桃花

瑶池仙子隐真香,爱向春风浅淡妆。

一种天姿人不识,浪传流水引渔郎。

(0)

贫病有感

才已行贫运,偏增新病魔。

镫花虚拟结,鹊语几番讹。

针指能生睡,诗篇强自哦。

寒风吹瘦骨,酌茗亦阳和。

(0)

宫怨

长门春锁月溶溶,绣柱金铺翠自封。

忽听马啼惊欲曙,多年不候景阳钟。

(0)

寄远曲三首·其二

猎猎风初劲,沉沉雨未阑。

因怜儿被薄,转忆客衣单。

栖燕将雏苦,征鸿失侣寒。

居家与行路,同是一艰难。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