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鼓歌》
《石鼓歌》全文
明 / 焦竑   形式: 古风

周原石鼓奇且綍,几年踪迹沈蓬莱。

世遥几得睹拓本,残章断碣如琼瑰。

何人辇载逾千里,至今照耀黄金台。

河倾昆仑势曲折,雪压泰华高崔巍。

蔡邕嵇康那足数,石经奔走洪都侪。

回思共和历隋代,披荒斫古其谁哉。

天昏地惨鬼夜哭,至宝欲出风云埋。

韩韦博雅始一识,郑向搜索穷山隈。

四百六字传青简,二千余载开苍苔。

龙画旁分爪蟠互,虫书深刻神剪裁。

求致太学竟不果,凤翔落莫空山崖。

皇明文物迈前古,冲融雅颂相沿洄。

辟雍横陈杂睟赩,庙堂胪列参樽罍。

想见周王盛羽猎,从臣撰述皆奇才。

声诗炳蔚垂日月,雕镂宛转回云雷。

之罘山泐迹半扫,汉水鼎沈名已灰。

岂知籀往迹自在,摩挲细读如谈诙。

近传岣嵝碑更伟,青字赤石巨以魁。

宣王雄俊神禹智,何异鼻祖于云来。

神物出没两不偶,昔何掩翳今昭回。

安得移之置一处,拿龙披凤心眼开。

春风却立读万过,咎繇吉甫亲追陪。呜呼!

咎繇吉甫常追陪。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焦竑的《石鼓歌》描绘了中国古代石鼓的神奇与历史价值。诗中首先赞叹石鼓的奇特和珍贵,它们深藏于蓬莱仙境,世人难得一见。接着描述了石鼓辗转流传的过程,如黄金台上的明珠,象征着其历史地位的崇高。诗人将石鼓的发现与历史事件相连,如蔡邕、嵇康等人的贡献,以及石鼓在不同朝代的影响。

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石鼓上龙蛇盘绕、虫书深刻的艺术魅力,以及它们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然而,这些瑰宝并未得到妥善保存,有的失落于凤翔山崖,有的淹没在历史尘埃中。尽管如此,石鼓的风采依然被后人所敬仰,如韩韦、郑向等人的搜寻和研究。

诗的结尾表达了对石鼓能被更多人欣赏和理解的愿望,希望它们能像咎繇、吉甫那样,成为后世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资源。诗人感叹之余,也流露出对石鼓命运的感慨和对知识传承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饱满,充分展示了石鼓的历史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焦竑

焦竑
朝代:明

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漪园、澹园,生于江宁(今南京),祖籍山东日照(今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祖上寓居南京。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会试北京,得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业。明代著名学者,著作甚丰,有《澹园集》(正、续编)《焦氏笔乘》《焦氏类林》《国朝献徵录》《国史经籍志》《老子翼》《庄子翼》等。
猜你喜欢

酒后南窗晚坐

新柳墙边带雨青,小鸡窗下听谈经。

酒肠爱坐凉风晚,碧落须臾三四星。

(0)

泰陵晚宿昌平瑞光寺

一入寺门心便幽,禅居寂静即林丘。

寄身京国那堪再,回首江山孰与俦。

晚饭且甘僧供淡,清宵聊缓客乡愁。

泰陵独慰来瞻谒,荐录初登甲子秋。

(0)

榄潭晚泊怀广城僚旧

舣舟沙树合,望瞑水云同。

夕浦渔烟碧,春山野烧红。

空流鸣急濑,高月动微风。

回忆羊城旧,孤怀清夜中。

(0)

陈情归觐得如所请喜而有作

客路思亲倍黯然,心旌无日不悬悬。

八年违养空劳梦,一疏陈情已动天。

衮衮风尘催去骑,萧萧书剑觅归船。

承恩幸沐金绯宠,引领诸孙拜膝前。

(0)

廖廷陈清明陪祀山行有纪次韵

晴光马首散朝暾,松偃虬枝势若奔。

百卉芬菲三月候,群山拱向五陵尊。

石田峣崅初耕雨,野寺荒凉半掩门。

去去山城应不远,青烟起处认前村。

(0)

至武冈

武冈疑是晋桃源,过尽高山见广原。

楚国版图居上郡,洞酋戈弩作西藩。

殿庭棨戟天潢世,鼓角旌旗武帅垣。

闻说闾阎正憔悴,谁将甘雨沛千村。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