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外即当垆,楼阴碧树扶。
水筵移岸酌,越女唱吴歈。
一径穿孤屿,重光带两湖。
匝波舟楫动,处处起鸥凫。
桥外即当垆,楼阴碧树扶。
水筵移岸酌,越女唱吴歈。
一径穿孤屿,重光带两湖。
匝波舟楫动,处处起鸥凫。
这首明代诗人吴兆的《西湖春游词七首(其三)》描绘了西湖边的美景和游人活动。首句“桥外即当垆”,形象地写出酒家设于桥头,暗示着湖畔的热闹与生活气息。次句“楼阴碧树扶”,则描绘了楼阁掩映在翠绿的树荫之下,景色宜人。
“水筵移岸酌”描绘了游人在湖边设宴畅饮的场景,显示出春游的欢乐氛围。“越女唱吴歈”进一步增添了地方特色,越地女子的歌声与吴地的方言歌曲交织,增添了文化韵味。
“一径穿孤屿”写了一条小径穿过孤岛,引领读者进入更深的湖中景色。“重光带两湖”则强调了湖光山色的层次感,仿佛湖面反射的光芒连接了两个湖泊。
最后两句“匝波舟楫动,处处起鸥凫”,通过动态的舟船和飞翔的鸥鸟,生动展现了西湖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春天的风光和游人的乐趣,富有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摩天抽碧篸,俯不见鸟背。
西日照塔轮,影落重边外。
峨髻瘦仙人,玉冠苍水佩。
貌古骨奇青,见者肃而拜。
浮空日嬲云,足底呈光怪。
或聚或披丝,或舞或澎湃。
千里听风铃,飞花落膻塞。
一萍一青山,一点一人界。
葛洪不作勾漏令,营丹丹入辰川游。
霜崖合沓几千仞,倾柯振石奔洪流。
云中遥见赤松子,身骑白龙掼龙耳。
紫衣使者遥致辞,招我昆丘餐石髓。
北江流水武陵春,却向城西访隐沦。
曲堤如山醉不醒,庞眉奄见秦时人。
时从猿鹤掉尘迹,萝月分眠涧中石。
扬帆天汉我欲归,桃源洞口长相忆。
神龙排丹霄,云表饶介鳞。
何况于曹公,实托肺腑亲。
弱冠屏浙东,气欲吞吴人。
遗孽窜故都,游魂荡边尘。
挺刃躏虎穴,六赢夜亡奔。
虏其名王归,驼马百千群。
珍货若山积,籍之奉至尊。
带砺表忠勋,将与魏邓伦。
易世隳家汰,继绝荷皇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