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阶绿净影疏斜,戏把清枝压鬓华。
老去已无儿女态,春来犹爱典刑花。
苍云白石长相对,明月寒塘自作家。
槟却垆香与尊酒,幅巾聊试武夷茶。
空阶绿净影疏斜,戏把清枝压鬓华。
老去已无儿女态,春来犹爱典刑花。
苍云白石长相对,明月寒塘自作家。
槟却垆香与尊酒,幅巾聊试武夷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其在自然中的宁静生活。首句“空阶绿净影疏斜”,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环境的静谧与清新,绿意盎然的台阶上,梅树的影子斜斜地投映,营造了一种幽静而雅致的氛围。接着,“戏把清枝压鬓华”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梅花互动的情景,仿佛他轻巧地将梅花枝条压在鬓发之上,增添了几分趣味与亲近感。
“老去已无儿女态,春来犹爱典刑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年岁渐长,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并未减退,尤其是对梅花这种高洁之花的钟情。梅花以其独特的风骨和高雅的姿态,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苍云白石长相对,明月寒塘自作家。”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苍茫的云彩与洁白的石头相伴,明月照耀下的寒塘则成了他心灵的归宿。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槟却垆香与尊酒,幅巾聊试武夷茶。”诗人选择以香炉、美酒和武夷茶来享受生活的乐趣,一幅巾装扮,悠然自得,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品质的追求。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以及他在繁忙世事之外寻求心灵慰藉的智慧与情趣。
一幅鲛绡,写照如生,不知名媛何人。
但嫣然欲笑,窈窕传神。
彷佛帘前顾影,依稀花底回身。
是倾城尤物,螺黛凝羞,环佩无尘。
赵颜软障,灰酒盈樽,临风频唤真真。
浑不比、崔徽小巷,魂断朝云。
两点秋波注意,半弯罗袜生春。
可能学得,画屏游女,闲踏花茵。
晚风前,朱楼下,旧相逢。正画桥、烟柳丛丛。
娉婷韵度,秋千红粉斗春风。
雕鞍玉勒,为伊驻、半晌从容。
叹轻云,容易散,琉璃破,已成空。奈多情、李白桃红。
朝朝暮暮,锁巫山十二高峰。
怀中点检江皋佩,惆怅墙东。
官场蹴鞠,禁院秋千,处处乱红轻绿。
楼阁蓬瀛,山河锦绣,无数冲花骑竹。极望烟盈目。
尽新钻榆柳,早传宫烛。
知多少、王候第宅,薄暮笙歌,宴饮金谷。
舞试踏青鞋,越艳吴娃,湘裙六幅。
昨日燕泥湿透,柳絮飘迟,春锁一天霢霂。
思妇梦回,行人魂断,红杏村垆酒熟。
更喜逢晴燠,竞嬉游、陇上墦间风俗。
看一路、纸钱飞蝶,杜鹃染泪,淡妆浓抹。娇声哭。
归家儿女灯前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