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思悲翁,老大悲明月。
昨日颜如丹,今朝鬓成雪。
雪色落明镜,所思胡不悲。
寄言东家子,行乐当及时。
客有思悲翁,老大悲明月。
昨日颜如丹,今朝鬓成雪。
雪色落明镜,所思胡不悲。
寄言东家子,行乐当及时。
这首诗以“客”之口,表达了对“悲翁”的深切思念与感慨。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昨日”与“今朝”、“颜如丹”与“鬓成雪”进行对照,生动描绘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慨。
“客有思悲翁,老大悲明月。”开篇即点出主题,通过“客”的视角,引出对“悲翁”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悲翁”可能指的是年老之人,也可能象征着人生的沧桑与无奈。“老大悲明月”,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明月常在,而人却终有一老,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
接着,“昨日颜如丹,今朝鬓成雪。”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朝”的外貌变化,形象地展现了时间对人的影响。从“颜如丹”(形容面色红润)到“鬓成雪”(形容白发苍苍),短短数语间,蕴含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深刻哲理。
“雪色落明镜,所思胡不悲。”诗人在这里使用了“明镜”这一意象,既指镜子本身,也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与洞察。雪色落在明镜上,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内心情感的投射。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悲哀,似乎在问自己为何不为这岁月的无情而感到悲伤。
最后,“寄言东家子,行乐当及时。”诗人以一种劝告的口吻,提醒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人们,应当珍惜当下,及时行乐。这句话既是对“悲翁”的间接回应,也是对所有读者的一种生活哲学的启示,强调了享受生活、把握当下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生命、时间、衰老等主题的深刻洞察,既有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
出身事征战,幽州万里远。
秋初雁已飞,柳条四月菀。
可怜楼上妇,肌肤日渐减。
此日得相聚,宁复羡华衮。
人生趣不同,区区重饱暖。
农夫终岁劳,一盘豆麦饭。
夫妇日相守,牵牛归日晚。
聚散各有原,无用频商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