繄自辞京邑,遥遥十六年。
婚姻谢儿女,游眺历山川。
总谓终聊尔,谁知事偶然。
忧来唯洒泪,魂逐夜台边。
繄自辞京邑,遥遥十六年。
婚姻谢儿女,游眺历山川。
总谓终聊尔,谁知事偶然。
忧来唯洒泪,魂逐夜台边。
这首诗名为《有所思》,是明代文学家康海所作。康海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描绘了主人公离别京城后十六年的经历与内心世界。
首句“繄自辞京邑,遥遥十六年”,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之长,主人公从京城出发,已经过去了十六个年头。这种长时间的离别,不仅在空间上拉开了距离,也在情感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着,“婚姻谢儿女,游眺历山川”两句,描述了主人公在这十六年间的生活状态。他放弃了世俗的婚姻家庭生活,转而追求自由自在的游历,足迹遍布山川大地。这样的选择,或许是为了逃避现实的束缚,寻求心灵的解脱。
“总谓终聊尔,谁知事偶然”则表达了主人公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他认为自己的选择和经历都是注定的,但命运却常常出人意料,展现出一种宿命论的色彩。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人在面对不可预知的命运时的无力感。
最后,“忧来唯洒泪,魂逐夜台边”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在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只能通过泪水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他的灵魂似乎也随着夜晚的降临,飘向了未知的彼岸,暗示着他对未来的迷茫与绝望。
整首诗通过主人公离别京城后的经历,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命运的深刻反思。康海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波澜起伏,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命运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入思考。
素琴之堂虚且清,素琴之韵沦杳冥。
神闲意定默自鸣,宫商不动谁与听。
堂中道人骨不俗,貌庞形端颜莹玉。
我尝见之醒心目,宁必丝桐弦断续。
呜乎靖节已死不复闻,成亏相半疑昭文。
阮手钟耳相吐吞,素琴之道讵可论。
道人道人听我语,纷纷世俗谁师古。
金徽玉轸方步武,虚堂榜名无自苦。
薰风南来,木荣于兹。木荣几时,黄落从之。
逝其须臾,坐成四时。今我不学,殆其已而。
天旋地游,日月其根。形息气徂,不亡者存。
去乡离家,莫肯过门。猗欤先师,不我疵陋。
褰衣示珠,俾我复旧。自我来归,十年不富。
孰蠹孰蛊,惟汝自疚。冉冉荣木,霜华将坠。
天黑路长,屹蹶可畏。隶也不力,奚取六骥。
脂车著鞭,一息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