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遵山闪,旌旗折路频。
仙坛沓不见,片月故须亲。
土俗渐异楚,人言多杂闽。
岂无嚚不足,讼简爱吾民。
灯火遵山闪,旌旗折路频。
仙坛沓不见,片月故须亲。
土俗渐异楚,人言多杂闽。
岂无嚚不足,讼简爱吾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夜行旰江》,描绘了夜晚行走在江边的情景。首句"灯火遵山闪",通过描绘灯火在山间闪烁,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寂静与微光,给人以幽深而神秘之感。"旌旗折路频"则暗示了诗人行程中的艰难,可能是行军或赶路,旗帜频繁地被风吹折,显示出旅途的辛苦。
"仙坛沓不见",诗人借仙坛隐喻理想或仙境,表达了对远方或理想的追寻,但此刻却只能望而不见,流露出淡淡的失落和向往。"片月故须亲",强调了月光的亲近感,即使在孤寂的夜晚,月光也成为了唯一的伴侣。
"土俗渐异楚,人言多杂闽",描述了地域风俗的变化,暗示诗人正在跨越不同的地方,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和方言的混杂,增添了旅途的丰富色彩。
最后两句"岂无嚚不足,讼简爱吾民",表达了诗人对于地方治理的期望,希望当地官员能治理得当,减少诉讼,让百姓安居乐业,体现了他的民本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行旅的艰辛与所见所感,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公正和民生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社会责任感。
兰陵江水春摇溶,水影善媚春花红。
兰陵女儿住江上,隔花临水花无容。
以笑泥客客心醉,娇颜能夺春酒浓。
十三随母习弦管,博解曲意情益工。
轻鬟薄粉变新饰,垂袖不肯回春风。
春风吹柳柳绵脱,柳叶深深弄帘夕。
黄鹂紫燕交拚飞,嫩干柔条折不得。
折不得,愁柰何?
今宵江上春月好,明日江头春雨多。
穆满骋八骏,濯濯万里足。
朝宾王母家,暮抵胥饘宿。
挥觞谣白云,拥雪歌黄竹。
归来七萃空,一举亡漠曲。
其乐安在哉,祸胎真瞬目。
荒矣秦汉君,睢盱究前躅。
射蛟长江波,写涕之罘麓。
弥年沧海傍,神仙杳难属。
颓年寄西崦,未必不为福。
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
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
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
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
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
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
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
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