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玄译观二首·其二》
《玄译观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黎贞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日落山水静,千里碧如掌。

故将野游兴,临轩乐清赏。

浮云生衣裳,飞鸟投林莽。

对此两相忘,如何尚尘鞅。

须臾涧壑寒,瑟瑟松风响。

道士何处归,骑鹤清霄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林晚景图。诗人黎贞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夕阳西下时,山水间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日落山水静,千里碧如掌",以“掌”比喻水面,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映着夕阳余晖的美丽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接着,“故将野游兴,临轩乐清赏”,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这样的美景中尽情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他选择在轩台前欣赏这番景色,似乎想与自然融为一体,忘却尘世的烦恼。

“浮云生衣裳,飞鸟投林莽”,描绘了云彩和飞鸟在傍晚时分的动态美,云彩仿佛在诗人的衣裳上飘动,飞鸟则归巢于密林之中,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

“对此两相忘,如何尚尘鞅”,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似乎暂时忘记了世俗的束缚与烦恼,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最后,“须臾涧壑寒,瑟瑟松风响”,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间的寒气渐浓,松林中的风声也显得更加清脆,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

“道士何处归,骑鹤清霄上”,以传说中的仙人形象结束全诗,暗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宇宙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黎贞
朝代:明

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猜你喜欢

重阳殿成金石会竟上诗

周王兴路寝,汉后成甘泉。

共知崇壮丽,迢遰与云连。

抗殿疏龙首,峻陛激天泉。东西跨函谷,左右瞩伊?。

百常飞观竦,三休复道悬。

拱乌遥造日,攑虬远架烟。

云栋疑飞雨,风窗似望仙。

玉女临芳镜,金珰映彩椽。

梅梁横发蕊,藻井倒披莲。

云光开御宿,佳气属祈年。

霜雁排空断,寒花映日鲜。

负扆凭霄极,台司列象躔。

登台喧大厦,御气响钧天。

北斗承三献,南风入五弦。

鸾歌鳷鹊右,兽舞射熊前。

翔鶤仰不逮,燕雀徒联翩。

(0)

食举乐十曲·其十

形以厝,颂声扬。皇情邈,眷汾襄。岱山高,配林壮。

亭亭耸,云云望。旆葳蕤,驾骙骙。刊金阙,奠玉龟。

(0)

咏独栖鸟诗

河水闻寒已成冻,塞草愁霜悬自衰。

可念无端失林鸟,此夜逆风何处归。

列网遮山不听度,悬冰绕树滑难依。

细石似燕能随雨,片木作鸢犹解机。

但令积风多少便,何患有翼不能飞。

寄语故林无数鸟,会入群里比毛衣。

(0)

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诗

芳树发春辉,蔡子望青衣。

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

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

已荫章台陌,复扫长门扉。

独知离心者,坐惜春光违。

洛阳远如日,何由见宓妃。

(0)

乌夜啼

绿草庭中望明月,碧玉堂里对金铺。

鸣弦捣捩发初异,挑琴欲吹众曲殊。

不疑三足朝含影,直言九子夜相呼。

羞言独眠枕下泪,托道单栖城上乌。

(0)

塘上行苦辛篇

蒲生伊何陈,曲中多苦辛。

黄金坐销铄,白玉遂淄磷。

裂衣工毁嫡,掩袖切谗新。

嫌威迹易已,爱去理难申。

秦云犹变色,鲁日尚回轮。

妾歌已肠断,君心终未亲。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