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青灯人千里,锦字凭谁寄?
雁来稀,花落东君也憔悴。
投至望君回,滴尽多少关山泪。
一点青灯人千里,锦字凭谁寄?
雁来稀,花落东君也憔悴。
投至望君回,滴尽多少关山泪。
这首元代商挺的《双调·潘妃曲》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画面:在寂静的夜晚,一盏青灯下,思念的人儿远在他乡千里之外。诗人寄托情思的锦书无人传递,只有偶尔飞过的鸿雁,却也显得稀疏,暗示了音信难通的寂寥。花开花落,春光易逝,连春天的东君(司春之神)都似乎因思念而憔悴。诗人期待着远方的回应,但信件却无法跨越重重关山,每一滴泪水都是对距离和思念的无声控诉。整体上,此诗情感深沉,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长途且喜趍官舍,病客浑忘历瘴乡。
入座水声连枕席,绕堂山色晃衣裳。
青青竹映桁杨冷,片片花薰簿牒香。
隐吏只嫌明月少,今逢皓彩若为狂。
黄茂信嘉谷,焉用杂稂莠。
稂莠何足言,蟊贼竟长亩。
所以九苞羽,翱翔千仞霄。
岂与鹳雀辈,争路鸣嘐嘐。
我愿裁锦字,寄声于清飙。
为我语神禽,无然困山椒。
孤竹归西伯,尼父无停镳。
轩皇本神圣,阿阁当来巢。
但恐良媒隔,寂寂谁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