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文殊院呈孙子和二绝·其一》
《宿文殊院呈孙子和二绝·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天河初没空明星,四听鸡号人欲兴。

高林有露乍蹄马,佛屋无人到晓灯。

(0)
注释
天河:指银河,即我们所说的银河系在天上的投影。
初没:刚刚隐没。
空明星:稀疏的星星。
四听:四处听到。
鸡号:鸡叫。
人欲兴:人们即将起床。
高林:高大的树林。
有露:有露水。
乍蹄马:突然出现的马蹄声。
佛屋:寺庙。
无人:没有人。
到晓灯:直到天亮还亮着的灯。
翻译
银河刚开始消失,天空中还留着几颗明亮的星星,
四周传来鸡鸣声,人们开始准备起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宿文殊院呈孙子和二绝(其一)》。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夜晚独宿寺院时所体验到的宁静与孤寂,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天河初没空明星" 这句描绘了夜空中,银河刚刚隐去,而一些亮晶晶的星辰依旧挂在天幕之上。这里的“天河”指的是银河,“初没”则表明夜深人静,天边的光辉渐渐消失,只留下几颗孤独的星辰。

"四听鸡号人欲兴" 这句中的“四听”可能是指四面八方,"鸡号"则是夜晚鸡叫的声音。在这里,诗人通过鸡鸣声传遍四周,唤醒了人们即将到来的早晨。"人欲兴"意味着人们即将起床开始新的一天。

"高林有露乍蹄马" 这句中的“高林”指的是高大的树林,而“有露”则是说在清晨,露水已经渗透了林间。"乍蹄马"形象地描绘了一匹马因露水而湿润了蹄部的景象。

"佛屋无人到晓灯" 这句中的“佛屋”自然指的是寺院内供奉佛像的地方,而“无人”则表明那里空寂无一人。"到晓灯"意味着直至黎明时分,才点燃供养之用的小灯笼。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清晨即将来临的暗示,展现了诗人独处寺院中的孤独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在寂静的夜晚,心中却充满着对远方朋友的牵挂与期待。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促拍满路花.按调乃满路花

江上西风晚。野水兼天远。云衣拖翠缕,易零乱。

见柳叶满梢,秀色惊秋变。百岁今强半。

两鬓青青,尽著吴霜偷换。向老来、功名心事懒。

客里愁难遣。乍飘泊、有谁管。

对照壁孤灯,相与秋虫叹。

人间事,经了万千,这寂寞、几时曾见。

(0)

题资福院平绿轩·其一

深林閟嘉趣,门径惬幽居。

野色通荒阜,津梁动碧虚。

日边山隐隐,烟外竹疏疏。

徙倚怡双目,白云知故庐。

(0)

游雁山寄怀二弟

依栖崇儒里,咫尺鸟名山。

奈以红尘隔,因之举步艰。

穿花晓漏彻,何如桑者闲。

廿载为形役,今得拂衣还。

自酌龙湫水,照映鬓毛斑。

山灵应诮我,对之发赧颜。

题彼双脊令,饮啄就清湾。

(0)

信州草衣寺

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0)

悼王子开五首·其四

南浦维舟访,东堂抵榻眠。

后期犹指日,轻别遂终天。

墨妙今初贵,诗名久已传。

清风如未坠,诸子更翩翩。

(0)

次韵谢李安上惠茶

故人早岁佩飞霞,故遣长须致茗芽。

寒橐遽收诸品玉,午瓯初试一团花。

著书懒复追鸿渐,辨水时能效易牙。

从此道山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