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丛桂初开,独徘徊。独立月中无语费人猜。
英雄恨,儿女恨,思悠哉。多少少年心事梦中来。
小山丛桂初开,独徘徊。独立月中无语费人猜。
英雄恨,儿女恨,思悠哉。多少少年心事梦中来。
这首诗由清末民初的画家、诗人奕绘所作,名为《秋夜月》。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秋夜月景图,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与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首句“小山丛桂初开”,以“小山”点明地点,以“丛桂”描绘出秋天山间桂花盛开的景象,既渲染了季节氛围,也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的一系列情感与思绪的抒发。接着,“独徘徊”三字,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孤独身影,与自然美景形成对比,为后续情感的铺垫埋下伏笔。
“独立月中无语费人猜”,诗人独自站在月光下,沉默不语,这一场景不仅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让人不禁猜测其背后的故事与心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深邃。
“英雄恨,儿女恨,思悠哉”,这三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英雄之恨,可能是指对历史、对个人抱负的感慨;儿女之恨,则可能是对亲情、爱情的遗憾或思念;“思悠哉”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思考。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富而复杂的内心画卷。
“多少少年心事梦中来”,最后一句以梦境作为结束,将诗人的思绪从现实拉回,又仿佛在梦中继续延伸。这句话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小山丛桂初开”,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秋夜月》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