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正悯烈为兄,靖毅为弟,惠敏为犹子,一家将相,同挽乾坤,若论江表奇功,半壁河山公手定;
有祖逖刘琨之志,谢安之望,王浚之威名,八座起居,竟还霄汉,回忆师门高谊,三年歌泣我心丧。
以文正悯烈为兄,靖毅为弟,惠敏为犹子,一家将相,同挽乾坤,若论江表奇功,半壁河山公手定;
有祖逖刘琨之志,谢安之望,王浚之威名,八座起居,竟还霄汉,回忆师门高谊,三年歌泣我心丧。
此挽联以高度概括之笔,描绘了曾国荃这位晚清名臣的非凡功绩与高尚人格。上联“以文正悯烈为兄,靖毅为弟,惠敏为犹子”开篇即点明曾国荃家族中兄弟情深,文正兄悯烈弟,惠敏犹子,皆显其家族和睦与个人品德。接着“一家将相,同挽乾坤”,赞其家族成员皆为国家栋梁,共同维系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下联“若论江表奇功,半壁河山公手定”进一步强调曾国荃在治理江南地区的卓越功勋,他一手奠定了半壁江山的稳固。紧接着“有祖逖刘琨之志,谢安之望,王浚之威名”,将曾国荃与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并列,意在突出其远大的志向和卓著的声望,以及在军事领域的赫赫威名。
最后,“八座起居,竟还霄汉,回忆师门高谊,三年歌泣我心丧”则表达了对曾国荃去世的深切哀悼之情。八座起居,象征其地位之高,竟还霄汉,暗示其离世之痛如同天崩地裂。回忆师门高谊,三年歌泣,表达了对曾国荃师徒情谊的怀念,以及对其逝世的悲痛之情。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曾国荃的功绩与品德,也深情地表达了对他的哀思与敬仰,是一幅既壮丽又感人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