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惜年光怨子规,王孙见事一何迟。
等閒春过三分二,凭仗桐花报与知。
怅惜年光怨子规,王孙见事一何迟。
等閒春过三分二,凭仗桐花报与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怅惜年光怨子规"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易逝而又难以把握的哀叹,"王孙见事一何迟"则是在反问,作为贵族后裔,面对世事的发展却感到行动上的迟缓和无力感。
"等閒春过三分二"中的“三分二”可能是指春天已经过去了大部分,只剩下很小的一部分,这里使用数字比喻手法,增强了季节流逝的意象。"凭仗桐花报与知"则是在表达即使时间在流逝,但依然可以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感知和传递信息。在这里,桐花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一种媒介。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时光、命运以及自我处境的深刻思考。
把酒送春春欲归,落花无言愁不飞。
天涯万里不忍别,杜宇啼乾枝上血。
离亭芳草色萋萋,不为东君绊马蹄。
伤心燕子衔将去,绿阴细雨帘栊暮。
小园桃李明年开,土牛迎春春早来。
但愿花枝长好人长健,岁岁年年一相见。
呜呼棠川风俗美,当时父子争相死。
煌煌秉笔玉堂仙,曾为殷勤著青史。
孝子奕叶孙又孙,如何笃行传闺门。
阿娘二八已择对,纫针补缀秋灯昏。
嗟嗟藁砧早不淑,瘦影零丁媚幽独。
中郎有女续家声,伯道无儿延世禄。
浚也眉目甚分明,见客拜揖知姓名。
移桃接李乃犹子,嚼指动念如所生。
盛年耿耿冬复夏,东家罗绮跨鞍马。
霜筠纵老节不枯,夜夜孤眠泪盈把。
昨朝有使来京都,里闾旌表大字书。
浚也起舞献亲寿,冥冥不负操心初。
只今乱离兵戈里,朝为秦兮暮为楚。
代间多少烈丈夫,不及孱然一妇女。
玉漏迟迟出苑墙,星河疏淡月辉煌。
送寒梅蕊清香细,报喜灯花紫燄光。
金阙晓霞来若木,瑶池春色满长杨。
君王注意防骄佚,万岁千秋乐未央。
花香不因雨,雨过花更香。
氛氲入几席,馥郁侵衣裳。
恍疑爇沈水,轻烟逐风扬。
此时鼻观通,百虑都已忘。
愿携白玉碗,掇英挹天浆。
灌沐紫金丹,卯酉滋芬芳。
服食养精魄,一息三千霜。
绝胜仙掌露,灏气凝秋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