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鹤楼》
《黄鹤楼》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巍巍犹是敕书楼,朱邸移来历几秋。

黄鹄不将仙客至,白云空为楚王留。

三年士苦长沙战,万里人含落日愁。

芳草莫重悲赋客,江边鹦鹉已无洲。

(0)
鉴赏

这首诗《黄鹤楼》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

首联“巍巍犹是敕书楼,朱邸移来历几秋”,开篇即以黄鹤楼的巍峨壮观引出,暗示了其历史的悠久和地位的尊崇。朱邸的迁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几秋的更迭,强调了岁月的漫长与历史的厚重。

颔联“黄鹄不将仙客至,白云空为楚王留”,通过黄鹄与白云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黄鹄象征着仙客,却未能带来真正的仙人,白云则代表了楚王,却只能留下空虚的回忆,寓意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失落。

颈联“三年士苦长沙战,万里人含落日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三年士苦长沙战,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万里人含落日愁,则表达了对远方与未来的忧虑与哀愁,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尾联“芳草莫重悲赋客,江边鹦鹉已无洲”,以芳草和鹦鹉为喻,劝慰那些像自己一样悲叹命运的文人墨客,不要过于沉溺于哀愁之中。芳草虽绿,但不必再为赋客的悲凉而感伤;江边的鹦鹉,曾经或许有栖息之地,但现在已无处可寻,暗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黄鹤楼这一历史遗迹,抒发了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偈颂九首·其一

衲衣下事火烧山,腊月家贫彻骨寒。

堪笑连延曾未息,眉毛焦赤面皮斑。

(0)

颂古八首·其三

钟声披起郁多罗,妙用灵通变化多。

贼是家亲须扫迹,太平无象始安和。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四○

秋山癯而清,秋水瘦而净。

万法自齐观,一音还普应。

方圆之器著虚空,随来随与无馀剩。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七二

默而耀,虚而照。借用不悭,合体无兆。

石牛卧而青山寒,木马嘶而明月晓。

有底般人,相逢恰好。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八二

动若出山云,止如居谷神。

无心千种用,有应十方真。

通气相烦鼻孔,说禅不挂口唇。

谁知默默坐中意,长养昙华劫外春。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四七

远山之雪兮发毛衰白,大壑之秋兮眼棱寒碧。

水云肝胆兮佛世之灯,丛林事业兮祖宗之脉。

龙梭锦机,金刀玉尺。

诸尘三昧兮还我自由,二仪万像兮与宅平出。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