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二》
《菩萨蛮·其二》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青梅又是花时节。粉墙闲把青梅折。玉镫偶逢君。

春情如乱云。藕丝牵不断。谁信朱颜换。

莫厌十分斟。酒深情更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菩萨蛮(其二)》。从艺术风格上分析,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语言优美,意境丰富。

“青梅又是花时节”,开篇便以青梅花绽放的时节作为背景,青梅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纯洁和坚贞。此处用来描绘春日里清新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期待。

“粉墙闲把青梅折”,“粉墙”通常指的是深院或园中的围墙,常与闺房生活联系在一起。诗人在这里描写自己闲适地折取青梅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的追求和享受。

“玉镫偶逢君”,“玉镫”为古代妇女的发饰,这里借指与所爱之人的偶然相遇。诗人通过这个细节传达了喜悦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缘分的珍惜和感慨。

“春情如乱云”,“春情”在这里泛指春日里萌发的情感和欲望,而“乱云”则形象地描绘出这些情感的丰富多变,仿佛天空中的浮动云朵,不可预测又充满变化。

“藕丝牵不断”,藕丝通常比喻柔弱而坚韧的情意。诗人用此表达对所爱之人的不舍和牵挂,这种情感就像细长的藕丝,虽然脆弱却难以断开。

“谁信朱颜换”,这句暗示了对美好事物或情感的珍视,同时也带有一丝悲凉。诗人通过“谁信”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困惑,对于美好的东西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难以长久信任。

“莫厌十分斟”,这句中“十分斟”指的是极尽享乐,形容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深沉的情感。诗人提倡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要厌倦对美好的追求和享受。

“酒深情更深”,最后两句通过饮酒来比喻情感的加深。在中国文化中,酒常被用作表达悲欢离合的情感载体。诗人借此表达了随着酒意的加深,内心的感情也变得更加浓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青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情感的深沉体验。同时,这种体验又带有一丝悲凉和无奈,对于美好的东西难以长久信任。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春日写怀·其二

溪横南北护清虚,花映前堤柳半疏。

田父不知春思好,隔邻呼酒说菑畬。

(0)

送何石川京行

珠寺江头送客行,越山迢递接燕京。

霜横白雁排风落,夜静寒潮带月生。

故国蘼芜烟水阔,高冈鸾凤羽毛轻。

倭夷貊狄交侵入,儒者于今不讳兵。

(0)

同李三洲伦右溪登灵洲和韵

云里青山树里台,那堪秋色逐人来。

疏松细草浑三径,扫石临流共一杯。

风静星河如露冷,月明箫鼓并朝回。

佳辰良会应能几,曙色残更莫浪催。

(0)

别伦右溪诸君乡回夜泊大观桥有感·其四

美人家在越山北,楼阁森森翳云业。

一夜相思不见君,那得城南共明月。

(0)

对雨

晓雨增秋色,萧风醒客颜。

乱书慵自检,危径杳难攀。

瞑入逍遥世,澄深定照关。

空山馀两月,了误得真閒。

(0)

登镇海楼二首·其一

杖藜远出青萝嶂,览胜还登镇海楼。

玉露下通星月井,綵云多傍凤鸾洲。

凌虚不碍中原望,倒景遥思八极游。

杰观值须南服奠,芳名应与使君留。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