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灵旗,看一展云散雾消。
和春到、秣棱暗涨,瓜步寒潮。
万里楼台铺水墨,两山鬟髻露金焦。
趁晓来、排阵集神鸦,开画桡。
瑶车碾,珠佩摇,拥芝盖,泊兰皋。
有螺童击鼓,鲛女吹箫。
明月西来留后约,大江东去认前朝。
愿顺风、飞梦过扬州,红板桥。
天末灵旗,看一展云散雾消。
和春到、秣棱暗涨,瓜步寒潮。
万里楼台铺水墨,两山鬟髻露金焦。
趁晓来、排阵集神鸦,开画桡。
瑶车碾,珠佩摇,拥芝盖,泊兰皋。
有螺童击鼓,鲛女吹箫。
明月西来留后约,大江东去认前朝。
愿顺风、飞梦过扬州,红板桥。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冬日景象。"天末灵旗"象征着希望与力量,云散雾消预示着光明的到来。"秣棱暗涨,瓜步寒潮"展现了江水在冬日中的冷峻与动态。词人笔下的万里楼台如同水墨画卷,两山如鬟髻般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金色的峰顶在晨光中闪耀。
"趁晓来、排阵集神鸦,开画桡"描绘了清晨的活动,神鸦集结,划动船桨,充满生机。接下来的几句,词人运用神话元素,描述瑶车、珠佩、芝盖和兰皋,以及螺童击鼓、鲛女吹箫的仙境场景,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
"明月西来留后约,大江东去认前朝"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希望风平浪静,顺风航行至扬州,经过红板桥。整体上,这首词以满江红的形式,融合了自然景色、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展现出词人的豪情与对江神的虔诚祈愿。
新晖送山青,点点入茅屋。
平原秀芳草,流泉带乔木。
篱篁堕凉影,庭兰动徐郁。
主人侵朝兴,鹤衣巾一幅。
净几发炉燎,就床取书读。
坐中无俗宾,砌下有驯鹿。
短扉竟日掩,香醪四时漉。
闲情寄峄桐,佳词喷湘竹。
翘企孤山隐,想像柴桑筑。
延睇拥云峰,满听溅霜瀑。
久与市尘遥,已共山灵熟。
后名谅非求,潜德思厚蓄。
落梅正宿雨,予来破幽独。
君不见石龙嵚崎蹙海鲸,伏甲尽是苍山精。
帝遣石龙镇东海,势拔十州倾五城。
又不见河伯狂奔自西极,独挽黄流向东射。
两雄相遇未肯降,谁哉凿断石龙眷。
龙门碻磝秋水高,千载犹闻石怒号。
峡声如雷日酣战,斗落千尺飞鸣涛。
银河倒青天,并作三洪水。
滟滪瞿塘不足方,挽舟咫尺论千里。
尔来云帆接帝州,上洪下洪俱稳流。
儋耳明珠贡万斛,江东玉粒宽九愁。
君不见应图真宰持天纪,石龙低首黄龙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