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石龙嵚崎蹙海鲸,伏甲尽是苍山精。
帝遣石龙镇东海,势拔十州倾五城。
又不见河伯狂奔自西极,独挽黄流向东射。
两雄相遇未肯降,谁哉凿断石龙眷。
龙门碻磝秋水高,千载犹闻石怒号。
峡声如雷日酣战,斗落千尺飞鸣涛。
银河倒青天,并作三洪水。
滟滪瞿塘不足方,挽舟咫尺论千里。
尔来云帆接帝州,上洪下洪俱稳流。
儋耳明珠贡万斛,江东玉粒宽九愁。
君不见应图真宰持天纪,石龙低首黄龙徙。
君不见石龙嵚崎蹙海鲸,伏甲尽是苍山精。
帝遣石龙镇东海,势拔十州倾五城。
又不见河伯狂奔自西极,独挽黄流向东射。
两雄相遇未肯降,谁哉凿断石龙眷。
龙门碻磝秋水高,千载犹闻石怒号。
峡声如雷日酣战,斗落千尺飞鸣涛。
银河倒青天,并作三洪水。
滟滪瞿塘不足方,挽舟咫尺论千里。
尔来云帆接帝州,上洪下洪俱稳流。
儋耳明珠贡万斛,江东玉粒宽九愁。
君不见应图真宰持天纪,石龙低首黄龙徙。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大洪行》描绘了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象,以石龙和黄河为主题,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与人类对它的敬畏。首句“石龙嵚崎蹙海鲸”形象地刻画了石龙的峥嵘姿态,仿佛能震慑海中的巨鲸。接着,诗人通过“帝遣石龙镇东海”表达出石龙的神圣使命,象征着皇权的威严。
“河伯狂奔自西极,独挽黄流向东射”则描绘了黄河奔腾的壮观场景,如同河伯挑战石龙,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抗寓意着天地间的自然较量。诗人运用“凿断石龙眷”暗示黄河的力量足以改变石龙的命运,显示出自然之力的不可抗拒。
“龙门碻磝秋水高,千载犹闻石怒号”描绘了龙门瀑布的激流声,犹如石龙愤怒的吼叫,历久不息。接下来的诗句“峡声如雷日酣战,斗落千尺飞鸣涛”进一步渲染了洪流激荡的战斗场面,浪花翻滚,涛声震天。
“银河倒青天,并作三洪水”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洪流之大如同银河倾泻,形成滔天巨浪。诗人还以“滟滪瞿塘不足方”来强调大洪的威力,即使是著名的险滩也无法与之相比。最后,“挽舟咫尺论千里”描绘了船只在洪水中摇曳的艰难,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对比。
全诗以大洪为线索,通过神话般的叙述,赞美了大自然的雄浑壮美,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王问的笔触生动,语言富有韵律,让人感受到大洪的磅礴气势。
香残镂管,泪浥琼笺,无端梦醒槐柯。
少别千年,匆匆岁月飞梭。
柳丝断魂在否,漫凄凉、拥鼻吟哦。
凝望久,只栏干天际,遥隔云波。
忆昔东华游倦,几留欢绛蜡,买醉红螺。
恨入骚辞,依然兰畹愁多。
而今玉楼赋就,比人间哀乐如何。
子夜曲,但挥弦、弹作怨歌。
宛马吟愁,粤鸡啼恨,流虹休问猗兰。
丹鼎龙归,一丘空指苍烟。
蒲轮正好贤良聚,奈褰裳、海上仙山。
甚蓬莱,误了阿房,重误甘泉。
神君帐里知何语,但返魂香烬,枉赋哀蝉。
五柞鹃声,负他桃熟千年。
谁论朱鸟窗中事,剩初明、泪洒通天。
最难禁,玉碗凄凉,宛在人间。
石罅跳珠,墙阴漱玉,虚堂半枕湍濑。
倦客栖迟,征途热恼,顿觉凉生襟带。
螺鬟秀倚,想上有、餐霞人在。
几阵天风细响,吹将凤笙仙籁。留封旧游未改。
寄冥鸿、渺然尘外。来往赤松栖处,片云无碍。
好约他年借榻。待尽启、轩窗面苍霭。
万叠烟岚,芝英试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