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天经母萧孺人七十》
《谢天经母萧孺人七十》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古风

曲江江头走马时,花下相逢谢康乐。

文采风流众所惊,一言意气千金薄。

手携铜印东入海,海上蓬莱远相待。

生前成佛何太忙,为倚室中孟光在。

侧室孤儿二尺强,鞠之育之心孔伤。

千那百补守遗令,谁怜门户属阿娘。

儿年渐长学著述,宾客满门盛儒术。

善读父书著父衣,不辨阿娘谁所出。

山粳初熟溪鱼肥,唤妇出房调善滋。

持觞称寿拜且舞,愿得阿娘暂解颐。

当时曲江旧游伴,升沉细数今将半。

独有畸人鬓欲苍,感时击节歌声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谢天经的男子对母亲萧孺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中充满了对亲情、家庭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句“曲江江头走马时,花下相逢谢康乐”,以曲江的自然美景为背景,引入了谢天经与母亲相遇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氛围。接着,“文采风流众所惊,一言意气千金薄”两句,赞美了谢天经的才华横溢和个性鲜明,同时也暗示了他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手携铜印东入海,海上蓬莱远相待”描绘了谢天经离开家乡,远赴他方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人的思念。“生前成佛何太忙,为倚室中孟光在”则通过类比孟光对梁鸿的深情,表达了谢天经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侧室孤儿二尺强,鞠之育之心孔伤。千那百补守遗令,谁怜门户属阿娘”描述了谢天经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孤儿身份的艰辛与母亲的无私付出,以及对母亲身份的深深感激。

“儿年渐长学著述,宾客满门盛儒术”表现了谢天经在母亲的教育下,逐渐成长为一位学者,同时家庭也因他的成就而更加繁荣。“善读父书著父衣,不辨阿娘谁所出”则体现了谢天经对父亲的怀念与对母亲的认同,以及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最后,“山粳初熟溪鱼肥,唤妇出房调善滋。持觞称寿拜且舞,愿得阿娘暂解颐”描绘了谢天经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顺与祝福。“当时曲江旧游伴,升沉细数今将半”回顾了过去的友情与人生的起伏,暗示了岁月的流逝。“独有畸人鬓欲苍,感时击节歌声缓”则是对谢天经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谢天经对母亲的深情、对家庭的眷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示僧

白鹤山前是汝家,小时曾此采兰芽。

伊兰勿作㫋檀树,唤起凄凉五叶花。

(0)

韶知客

育王浑不奈伊何,脚跨天童又倒戈。

不是浙僧全杀活,成人应少败人多。

(0)

送普贤智老住洋屿庵

狡兔久居狮子窟,妙喜家风已乾没。

普贤玉象自何来,无限黄尘起溟渤。

(0)

化姜

天生糙辣少沤和,只者星儿未足多。

拈出自然调众口,舌头无眼也誵讹。

(0)

淀山寺在湖中

千港乱流归,天沈影弗畦。

远疑浮玉小,高步落星低。

旧日观潮雪,新来罢水犀。

阑干凭月午,一眼碧玻璃。

(0)

送伊侍者归嘉兴

伊才十二三,便学善财参。

讳懒偏晨起,忘眠听夜谈。

阮贫居道北,符学近城南。

已壮贫如我,青青看出蓝。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