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江头走马时,花下相逢谢康乐。
文采风流众所惊,一言意气千金薄。
手携铜印东入海,海上蓬莱远相待。
生前成佛何太忙,为倚室中孟光在。
侧室孤儿二尺强,鞠之育之心孔伤。
千那百补守遗令,谁怜门户属阿娘。
儿年渐长学著述,宾客满门盛儒术。
善读父书著父衣,不辨阿娘谁所出。
山粳初熟溪鱼肥,唤妇出房调善滋。
持觞称寿拜且舞,愿得阿娘暂解颐。
当时曲江旧游伴,升沉细数今将半。
独有畸人鬓欲苍,感时击节歌声缓。
曲江江头走马时,花下相逢谢康乐。
文采风流众所惊,一言意气千金薄。
手携铜印东入海,海上蓬莱远相待。
生前成佛何太忙,为倚室中孟光在。
侧室孤儿二尺强,鞠之育之心孔伤。
千那百补守遗令,谁怜门户属阿娘。
儿年渐长学著述,宾客满门盛儒术。
善读父书著父衣,不辨阿娘谁所出。
山粳初熟溪鱼肥,唤妇出房调善滋。
持觞称寿拜且舞,愿得阿娘暂解颐。
当时曲江旧游伴,升沉细数今将半。
独有畸人鬓欲苍,感时击节歌声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谢天经的男子对母亲萧孺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中充满了对亲情、家庭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句“曲江江头走马时,花下相逢谢康乐”,以曲江的自然美景为背景,引入了谢天经与母亲相遇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氛围。接着,“文采风流众所惊,一言意气千金薄”两句,赞美了谢天经的才华横溢和个性鲜明,同时也暗示了他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手携铜印东入海,海上蓬莱远相待”描绘了谢天经离开家乡,远赴他方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人的思念。“生前成佛何太忙,为倚室中孟光在”则通过类比孟光对梁鸿的深情,表达了谢天经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侧室孤儿二尺强,鞠之育之心孔伤。千那百补守遗令,谁怜门户属阿娘”描述了谢天经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孤儿身份的艰辛与母亲的无私付出,以及对母亲身份的深深感激。
“儿年渐长学著述,宾客满门盛儒术”表现了谢天经在母亲的教育下,逐渐成长为一位学者,同时家庭也因他的成就而更加繁荣。“善读父书著父衣,不辨阿娘谁所出”则体现了谢天经对父亲的怀念与对母亲的认同,以及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最后,“山粳初熟溪鱼肥,唤妇出房调善滋。持觞称寿拜且舞,愿得阿娘暂解颐”描绘了谢天经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顺与祝福。“当时曲江旧游伴,升沉细数今将半”回顾了过去的友情与人生的起伏,暗示了岁月的流逝。“独有畸人鬓欲苍,感时击节歌声缓”则是对谢天经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谢天经对母亲的深情、对家庭的眷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