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星沉山月高,江湖处处哭诗豪。
义声曾济乡人患,命服亲承圣主褒。
晚翠亭荒松自偃,漕溪原冷鸟空号。
斯文从此成长恨,懒对西风读楚骚。
处士星沉山月高,江湖处处哭诗豪。
义声曾济乡人患,命服亲承圣主褒。
晚翠亭荒松自偃,漕溪原冷鸟空号。
斯文从此成长恨,懒对西风读楚骚。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挽刘宗文》表达了对故友刘宗文的深切哀悼和怀念。首句“处士星沉山月高”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暗喻刘宗文的离世如同星辰陨落,月光笼罩着孤独的山岭,渲染出哀伤的气氛。次句“江湖处处哭诗豪”则写出了刘宗文生前作为诗人的声誉和人们对他的敬仰,他的去世在文人墨客间引起了广泛的悲痛。
第三句“义声曾济乡人患”赞扬了刘宗文的仁义之声,他曾经以诗歌鼓舞乡人,帮助他们度过困难。第四句“命服亲承圣主褒”则提到他受到朝廷的肯定和表彰,暗示其才华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第五、六句“晚翠亭荒松自偃,漕溪原冷鸟空号”通过描绘荒凉的景物——废弃的亭子和冷清的溪边,以及空鸣的鸟儿,进一步渲染了刘宗文去世后的寂寥和哀愁。最后一句“斯文从此成长恨,懒对西风读楚骚”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失去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的惋惜,以及自己面对秋风时无心再读楚辞的无奈和哀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刘宗文生平事迹的回顾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文学失去瑰宝的感慨。
曾向幽亭一榻分,清风满座绝尘氛。
丹山凤泣钩帘听,沧海龙吟对酒闻。
漠漠瞑阴笼砌月,盈盈寒翠动湘云。
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士友惜贤人,天朝丧守臣。
才华推独步,声气幸相亲。
理析寰中妙,儒为席上珍。
笑言成月旦,风韵挹天真。
丹地膺推择,青油寄抚循。
岂言朝象魏,翻是卧漳滨。
命赐龙泉重,追荣密印陈。
撤弦惊物故,庀具见家贫。
牢落风悲笛,汍澜涕泣巾。
只嗟蒿里月,非复柳营春。
黄绢碑文在,青松隧路新。
音容无处所,归作北邙尘。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韝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